偏頭關,北靠長城,西臨黃河,群山延綿,地勢奇險。與大同府、寧武府合為邊關三鎮,組成了晉北抗擊外族入侵的第一道防線。
進入新朝,朝庭與邊塞民族修好,邊關息戰多年,加之派有重兵駐守,驅匪護民,偏頭關逐年興旺,成為內地出長城到域外的重要貿易集結地之一。一向尚武的當地人也漸漸轉投文道,偏頭關迎來了開國三十年第一次秀才選舉。
這是一個盛夏的清晨,進城參加選舉的學子們吃過早飯,三三五五聚在一起談文論詩,好不熱鬧。身穿粗布短衫,腳登草鞋的李華卻避開眾人,獨自向院中清靜處走去。
李華今年隻有十六歲,生得星眉朗目,身形健碩,頗具豐姿。隻是家境貧寒,把一副清奇骨骼遮在了樸實無華的農家衣衫下,並沒有引起其他學子們的過多注意。
無人打擾,李華也樂得清靜,一邊信步向前,一邊悠然地打量著眼前的書院。
書院中央寬敞的院落橫豎向均有十餘丈長,院中散落幾棵紅果樹。時值盛夏,紅果樹枝葉正茂,一簇簇果實伸出葉外,果小柄長,將熟未熟,清秀盈香,惹人側目。
紅果樹下備有石桌石椅,此刻已被來自偏頭關城內外的學子們占據,嘰嘰喳喳在那裏聊天。
書院的正門開在南牆處,臨著城中東西向大道,交通便利。
學子們居住的客房位於書院東側,房分前後兩排,左右一直延伸至兩側院牆,隻在前排屋舍的中央留出門洞過道,過道內的青磚甬道從後進院內穿出來,一直鋪過大院,抵達南門。
除過客房,書院坐北、坐西各蓋起五間私塾,室內整整齊齊擺滿了書桌,兩側牆上開出大窗。
透過私塾後窗望出去,屋背並不靠牆,與西、北牆體間形成幽徑,中間植下翠柳,另生雅趣。可以想象學子們上課時,書聲與葉動聲相映低吟的怡然情景。
李華信步觀賞,不知不覺穿過了西側教室與客房間的寬闊通道,來到西牆一個別致的圓形月亮門前。
天色尚早,門還沒有打開,看樣子這裏應當就是通往院主所居別院的側門。
李華正欣賞著,“咿呀”開門聲傳來。他一抬頭,正看見兩扇黑漆木門被人拉開,露出門後一位美貌小姐的嬌容。
李華頓覺眼前生亮,整個人定定地立在了那裏。
這位小姐看年紀和李華相仿,花衫粉裙,渾圓的肩頭披了件淺色披風,烏黑的長發在頭上堆成雲髻,圓臉鵝頸,端莊美麗,長長的劉海下麵,一對清澈明亮的大眼閃閃發光。
小姐正要進入書院,忽見有個年輕人目不轉睛地盯著自己,她略一錯愕後衝李華禮貌一笑,俏臉上露出了兩頰淺淺的酒窩。
小姐就這樣突然出現在李華麵前,直如仙女下凡,充滿驚豔的震憾。
李華長這麼大,所見過的都是一些村姑、山婦。雖然也有個別姿色不錯的女子,卻怎麼也沒有辦法和眼前的小姐相比較,而對方身上高貴典雅的氣質更是李華從未見過的,他猝不及防下隻覺心頭劇震,不由得站在那裏發起呆來。
“看夠了嗎?膽子倒是不小!”一聲嬌斥把李華嚇了一跳,他神智恢複,立知自己剛才的舉止實在太過唐突,不由得臉上發燒,急忙低頭施禮,以示賠罪。
“你是誰?”女子的聲音更接近地喝問起來。
李華垂下的目光看到了一雙穿著牛皮蠻靴的漂亮小腳,他以為問話的女子是小姐身邊的丫環,於是並沒有抬頭,連連施禮道:“在下李華,無心冒犯,這裏賠罪了!”
“知道錯還不讓開?”那個女子見麵前站著的是一位穿了破舊衣衫的窮酸書呆子,再懶得理會,喝斥一句後返身回到了小姐的身邊。
李華依言避過一旁後抬起頭來,才發現剛才說話的女子另具風采。
這個女子一身黃衣黃褲,簡潔的色調讓她行動間顯得幹淨利落。雖然同是長發,她卻在左右兩邊各揀出一縷,辮成細辮甩在胸前,倍顯活潑。
女子的麵容呈瓜子形,長相十分清秀,眼中充滿了英氣,尤其一對修長的雙腿配上細挺的腰身,令她具備了比身邊小姐並不遜色的又一種颯爽英姿。
這位黃衣女子回到小姐身邊後一回頭,發覺李華在目不轉睛地打量她,心中頓時火起,把眼一瞪剛要開罵,卻突然間呆了一呆。原來她直到這時候才注意到李華相貌竟是生得十分俊俏,那一身舊衣不但沒能湮沒他出眾的姿態,反令他擁有了另一種超然氣勢。
把湧到嘴邊的話硬咽了回去,黃衣女子回頭一把扯住那位漂亮的小姐笑了起來道:“姐姐這一出來,不知道又要迷死多少臭男人了!”
說話間有意無意回頭去瞄李華,見李華仍然站在那裏不動,她這才把眼一瞪道:“你還不走,想挨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