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登頂的秘訣 (2)(2 / 2)

看台上的希特勒大失所望,為了避免尷尬,隻好悄悄地提前退場。

在這屆奧運會的田徑比賽中,歐文斯有如神助,起戰越勇,連破四項世界紀錄,獨攬四枚金牌。黑色閃電,震驚世界,歐文斯獲得了數不清的榮譽。

40年後,國際奧委會授予歐文斯“銀質奧林匹克勳章”;美國福特總統又授予他“總統自由獎章”,這是美國公民的最高榮譽。

1980年3月31日,歐文斯因病逝世,為了紀念這位傑出的黑人運動員,國際田聯和美國體育機構聯合設立了“傑西?歐文斯獎”,用以獎勵美國年度最佳田徑運動員。歐文斯生前從不掩飾當年的窘態,經常在公開場合說道:“是盧茨?朗幫助我贏得了四枚金牌!”然而,盧茨?朗卻身不由己,走上了截然不同的命運。

1939年9月,也就是柏林奧運會的三年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盧茨?朗未能幸免,被綁上戰車,應征入伍,代表德國參戰,於1943年不幸陣亡。鬥轉星移,大浪淘沙,當年的奧運冠軍,恐怕沒有幾個還能被人們記起。但是,隻要提起柏林奧運會,人們就無法回避盧茨?朗,就像無法回避天才的歐文斯一樣。盧茨?朗並非奧運冠軍,也未創造體育奇跡,卻在奧運史上永遠刻下了自己的名字,這似乎有些詭異。其實也不難理解,當他把別人扶上梯子時,自己已站在了同樣的高度。

生活是你能做的一切

/仲達明/

4月26日,泰晤士河畔,一年一度的倫敦馬拉鬆比賽再次亮相。

作為一項群眾參與性很強的比賽,倫敦馬拉鬆的參與者向來分為兩類:一類是正兒八經參加比賽的,其中包括大批馬拉鬆職業選手;而另一類則以參賽為樂,他們把比賽當成了化裝舞會,個個奇裝異服,甚至穿上中世紀騎士的鎧甲,甚至把自己扮成一個魔方……

而在這36000名參賽人員中,有一位最為特殊的人物——英國皇家軍官菲利?帕克,他把比賽變成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場戰役。

16歲加入英國皇家空軍的他,在別人用了三個小時左右時間跑完全程後,卻又用了13天才結束全部賽程。

遠在2007年11月,他被派到伊拉克巴士拉,四個月之後的一天,當他駕駛一輛卡車在山路上快速行進時,遭遇了一枚火箭彈。他從卡車裏縱身躍出,不幸的是,被擊中的卡車前後輪相繼碾過他的上半身,他的心髒受到撞擊、肋骨斷裂,脊椎也受到嚴重的傷害。診斷結果很殘酷:運動神經完全受損。醫生告訴他:“你的雙腿已經完全癱瘓,再也不能靠雙腿站立走路了。”

帕克回國後,一直在國防部康複中心療傷,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他咬緊牙關堅持鍛煉。最後,雙腿截癱的他竟能依靠兩根拐杖奇跡般地站立起來,並成功邁出了受傷以後的第一步!堅強的帕克用毅力和行動證明醫生“預言”的失敗。

這艱難的一小步給了帕克巨大的鼓舞。在去年夏天出院之後,他開始重新規劃自己的未來,尋找挑戰,恢複身體的機能,證明生活的價值。於是,他出現在2009年倫敦馬拉鬆比賽的賽場上。

“帕克參加馬拉鬆比賽,幾個月前不被任何人看好。這將會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帕克的主治醫師阿蘭感歎道。

毫無疑問,帕克爾邁出的每一小步,都需要大腦高度集中,都要通過大腦神經係統將前進的指令傳達到他的脊椎,再傳達到他的肢幹。這42.195公裏對正常人來說都不算輕鬆,對於他,更是一段漫長而曲折的道路。

“在我的概念裏,42.195公裏是可以完成的,其實很簡單。我現在還是一名士兵,我要在比賽中表現出決心。”帕克說。

13天之後,當大約走完52400步的帕克穿過倫敦詹姆斯公園終點線時,人山人海的人們向他表示熱烈的歡迎。曾經五次獲得奧運會劃船比賽冠軍的英國奇人斯蒂夫向他頒發了一枚特別獎章。

終點線上,帕克流下了激動的淚水。麵對記者,他說:“我要向世人證明,即使人最重要的脊椎神經已嚴重受損,不能走路,但生活還要繼續,生活是你能做的一切。”

我知道,他的話,為身體有障礙的人們鼓起了生活的風帆;我也堅信,他的話,也將給人生遭遇種種變故、飽受創傷的心靈帶來明媚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