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2 / 2)

看得出來,高學曆的父母教出來的孩子就是聰明早熟。不知道寧木心知不知道她媽媽少年時代的勇猛,勇猛之餘,學習將將湊湊。

我爸媽有點文化,但那文化都是我姥姥姥爺、爺爺奶奶這些老保守過濾後的殘餘,到我頭上,又賦予了我爸媽的精神,我是承載兩代人的傳統觀念生長大。

思想稍稍有點脫離他們的軌道,一幫子人三令五申,硬生生的把我掰過來。

“幹嘛不撞翻把球搶到手,用得著老鷹捉小雞一樣圍著打轉?”我初涉足籃球界,有不懂不恥下問,問比我小一半的人。

“撞人犯規。你別把橄欖球和籃球扯到一起,對於籃球你欠的太多,以後出去不要隨便開口,一開口就是一草包。不張嘴的話,單看你的外形是可喜的那一種。”

我不恥下問,我的小老師毀人不倦。

橄欖球?橄欖做的球?

第一次有人這麼批評我,我乖乖閉上嘴。

在我們家,籃球和其他球不屬於生活軌道的一部分。我爸提倡國球乒乓球,我媽撒賴不陪我爸玩。

從我懂事起,就記得我爸爸帶著我打乒乓球。如果我敢拒絕,乒乓球拍落在屁股上讓我不敢怒也不敢言。

古往今來,以下犯上為大不敬。

於是乎,我把我的不愉快通過乒乓球發泄。時間久而久之,我乒乓球出手打的我爸很不愉快。因為我沒有明著跟我爸爸對抗,而且很好的配合他打球,他吃癟不爽。再於是乎,他研究球技,來打敗我。被打敗的我,同樣發狠扳局。十多年,我和我爸的鬥爭一直進行,直到我考上大學離開家,乒乓球和我爸撤出我的生活。

如果寧木心此刻要我發一個瀟灑快速的旋球,保證效果堪比楊貴妃的霓裳舞。不懂行的門外漢看著平庸但接起來絕對難,我爸爸屢屢輸在我的旋球下。我說的是我的球技,不是楊貴妃的舞蹈。隻是為了說明我還不錯,於是牽強附會的拉過來給我當背景。

“肚子餓啊。”看了一會肚子餓。又不願意動手動腳到廚房覓食,注意打到寧木心頭上。“這個時侯有點吃的看球心情更好。”

“要吃自己找去。豐衣足食的根源是自力更生。”很顯然寧木心沒有憐憫之心,動也不動。

到廚房,有方便麵。

我以為有錢又有文化的人都不吃方便麵的。不僅有,味道還很齊全。

我煮了兩包野山椒泡麵,加了兩個雞蛋。端到客廳,墊在會計師書上吃。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寧木心毫不客氣的拿過我手裏的筷子,猛吹一口氣,麵的熱氣撲到我臉上。

“你不是說豐衣足食需要自力更生,現在半道劫吃,你有意思沒?”

“我現在就是自力更生。”

我還能說什麼,再計較,有負我大氣的氣質。

退一步海闊天空,我還指望進林寧的會計事務所,不能進會計事務所進陳紹廷的公司也行。我說的是兼職,賺點外快我很樂意。我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