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心胸開闊,容員工難容之事(1 / 2)

一個企業領導者,擁有開闊的胸懷就是說領導者在其管理中善於求同存異,能傾聽批評意見,有平等待人的民主意識,有不抱成見、謙讓容人的雅量,有忍辱負重精神。

領導者要善於聽取各種批評意見

一個人的認識能力總是有限的,“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再高明的領導者也難免有失誤之處。允許下級講話,兼聽則明,有利於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改進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同時也能了解下屬,發現人才,選拔人才,使用人才。認真聽取不同意見,正確解決各種矛盾,協調各種關係的過程也是不斷提高領導藝術、改進管理方法的過程,對增強領導者本身的判斷能力、分析能力和協調能力大有裨益。

在某地的一個沃爾瑪超市裏,企業領導者和員工們正在開會,而讓人感到特別的是,他們是站著開會的。會議中的員工們全部身著清一色的衣服,他們圍著唯一身穿不同顏色衣服的主管站立著,認真聽取主管訓話。

那位主管說的仿佛是老一套:“為了今後更好地開展工作,我今天給大家召開一次會議,希望大家為我們今後的工作獻策獻計,多提一些寶貴的意見或建議。”主管一講完,大家開始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特價商品應如何擺放;熟食根據顧客的要求要增加一些什麼項目;收銀員如何才能快速服務,該注意哪些事項;商品要怎麼擺放才能吸引顧客……每次會議一結束,第二天商場準會煥然一新。一位顧客湊過去想細聽他們具體提出的意見。一位女孩笑容滿麵地盯著他:“先生,您有什麼需要我們幫忙的嗎?”這位顧客有些慌亂,突然想起什麼,臉漲得通紅,她會不會把自己當成他們的競爭對手?然而,顧客的擔心是多餘的。“先生,如果您有好的建議也可以提出來,我們爭取讓您更加滿意。”“您喜歡沃爾瑪嗎?”女孩問那位顧客。顧客點頭,並將大拇指豎了起來。這時,主管也走了過來,關切地問:“先生,您對我們的服務方式及商品價格滿意嗎?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其他的員工不再圍著主管,他們也向那位顧客圍攏過來,期待他能給出一個滿意的答案。歡快的話語全向他這邊流動,似乎他們是在為他這唯一的顧客開的一次特別會議。

這樣的會議開得似乎顯得有些雜亂,若不是服裝有所區別,你很難看出誰是領導者。難怪沃爾瑪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商,原來它的企業文化已經把這些道理植入每個人的心裏。

領導者必須具有高度的民主意識和平等待人的作風孔子說過“上交不諂,下交不瀆”,是說交往中,對比自己身份高的人,不要低聲下氣;對比自己地位低的人,不能高傲怠慢。不管人的地位、職務、成就如何,從人格上來講,都是平等的。平等待人、以禮待人是雙方交往的基本原則。作為一個企業的領導者,也應該平等待人,不要覺得自己是管理者就可以為所欲為。

張之洞是晚清名人,他當了二十多年的總督,資格老,官位高,而且又滿腹經綸,但他從不把下屬放在眼裏。下屬明知張之洞瞧不起他們,但懾於威勢也無可奈何。

有一位頗有名氣的布政使,因為是下級,也不被張之洞以禮相待,心中不免忿忿。有一次,他去總督府拜見張之洞,談完公事便向主人告辭。按照清代的官場禮節,張之洞應該將布政使送到儀門。但張之洞一副不屑的樣子,隻將他送到廳門,就止住腳步回頭了。這位布政使回過頭來,故作機密地對張之洞說:“請大人多走幾步,下官還有幾句話要告訴你。”張之洞不知他有什麼用意,就又陪著他走了一段路,還不見布政使開口,這時兩人已走到了儀門,張之洞不耐煩地問道:“你不是有話對我說嗎?”這個大膽的布政使,回身長揖,有點得意地說:“其實我隻是想告訴你,按照禮儀製度,總督應該將下官送到儀門,現在就請你留步吧。”張之洞聽了氣得說不出話來,但又不能斥責他,因為這是符合清代官場禮節的。

張之洞之所以受到戲弄,主要是自身的緣故。他仗著自己官位較高,而不屑於對下屬講究禮節。在交往中禮貌地對待別人,是得到朋友真情的有力保障,一旦對別人不禮貌不尊重時,別人很快就會和你形同陌路。

官場上如此,商場上也是如此。現代企業管理中,獨裁的領導很少,多數是由若幹管理個體組成的具有多功能的管理整體,即管理集團的形式。這就要求管理集團的領導者必須善於運籌帷幄,協調上下左右的關係,要有超乎其他成員的威望和能力,要能使管理集團在保持表態平衡的基礎上實現經常性的動態平衡,而求同存異,容忍有反對自己意見的品格正是協調上下左右複雜關係所必須的。如果一個管理集團的一把手搞“一言堂”,主觀武斷,聽不進別人的意見,好像真理都掌握在自己手中,那麼這種集團內部的成員之間肯定不可能有協調的氣質結構和良好的協作關係,這樣的管理層就沒有戰鬥力和生命力,就不可能實現成功的領導,領導績效亦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