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還小的時候,我喜歡轟轟烈烈蕩氣回腸的故事。人生太短暫,若不曾壯烈地活一場,怎對得起三生石上過一遭。輪回轉世,不過是傳說,有誰知道生命還會不會有第二次。因此,一定要勇敢地愛與恨,哪怕是矯情的天崩地裂或海枯石爛。看故事或電視亦是如此,越是摧心肝或傷骨髓,越是牢牢深記。
生活積累得多了之後,方才曉得,《藍色生死戀》的悲壯真的是一場戲,人生恰是《人魚小姐》裏的一日三餐,點點滴滴。如是才知,平淡是真。就像有人說,最好的告白,是長久的陪伴。鏗鏘的誓言是會隨風去的,芬芳的玫瑰亦是會凋零萎落的。安慰長夜漫漫明月孤寂的陪伴,才是天長地久的。生活,真的不需要太多的矯飾,尋尋常常,普普通通,一碗麵,一盞燈,一把陳舊的傘,一個疲憊時無償的擁抱,就足以讓人覺得溫暖。
年少時喜歡徐誌摩,因為他的愛情,他的浪漫,他的曲折人生;此時,卻愛上了錢鍾書,理由無他,因為他的平淡,他的沉靜,他的純粹。
做人難,做一個純粹的人,不曾因為外物的巨大誘惑而違心的人,更是難。錢鍾書,正是一個淡然,而又純粹的人。包括他一生一世一雙人的愛情,包括他說的那句話,要把所有的愛都給唯一的孩子。這些話,說出來的時候都很容易,不過上下嘴唇片刻開合。可證明,卻需要一輩子的時光。他身體力行,用一生的時光來證明他的選擇和言語是真的。沒有風花雪月,沒有曲折故事的錢鍾書,仿佛一輩子都生活在平凡之中。然而,他是平凡的人,他的心,卻不是平凡的心。他的筆,亦不是平凡的筆。
融平凡和偉大於一身的人,世間能得幾人?可這樣的人,偏偏是那樣純粹地活著的一個人。
他的純粹,也在於他的不完美。他不懂韜光養晦,不懂用美妙的語言給他人錦上添花,不懂掩飾自己的鄙夷和嘲笑。他有時候真的像一個孩子,心裏想到什麼,就會做出什麼。問題是長袖善舞、八麵玲瓏的人,真的就是完美的人嗎?他並非是那樣的人,他也清高,也驕傲,也放肆地品評朋友甚至老師,這些不完美,或許就是錢鍾書之所以沒有成為一名政客而成為了一名學者的原因。
口是心非而滿麵公式化的笑容,成為這樣的存在,他是不屑的。
這樣純粹剔透地活著的人,有什麼值得挑剔的呢?俯仰之間,無愧於天地。這是中國古代對知識分子人格的至高要求,錢鍾書做到了。從年幼的孩童,到留洋英法的青年學子,再到埋首書海的中年學者,最後成為白發蒼蒼卻目光如炬的智者,他的每一步,都走得那樣端正與坦蕩。終其一生,回首再回首,想必他都是無愧於心的。世間的一草一木,一花一葉,都能夠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