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萬大軍開通糧道,先行防守!”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是自古以來最重要的道理。
就在朱元璋認為開平之戰戰局已定時。
就在這時,門外忽然大喊。
“且慢!我覺得這樣不妥!”
“誰?”
一旁的哨兵,頓時大怒:“好大的膽子!皇帝的金口玉言你敢不從?”
幾名侍衛馬上把葉雲包圍柱。
朱元璋剛想發怒時,卻看到了來人是誰,當即臉色大變。
是你!
眼前這人是當年助他成就這番偉業的恩公!
在他還是小乞丐,快餓死的時候,葉雲曾給了他一口飯吃。
在他揭竿而起的時候,連軍餉都是跟葉雲借的。
同時,葉雲還讓他找三個人,找齊了這三個人,大業可成。
徐達!
常遇春!
李文忠!
這種大恩大德。
化成灰朱元璋都認得!
“放!快點給咱家放了!”朱元璋驚怒,忙是揮手說道。
生怕左右怠慢了恩公。
自從揭竿起義至今,葉雲是他朝思暮想之人,可他尋遍了北京城,都沒能找到葉雲的蛛絲馬跡,倒是葉家的商行遍布天下!他曾幾次三番差禁衛軍上門,請葉雲來皇宮一敘……
結果禁衛軍卻被葉家掃地的老頭打了出來,還口口聲聲說葉公子最近不接見任何客人……
葉雲一笑,來到朱元璋身邊。
“葉公子!咱家找你找得好苦啊!”
朱元璋是個粗人,見到葉雲後也不端著,上去便和他勾肩搭背。
這一幕,看得葉雲身後的隨從嚇得坐立難安,就連一旁的侍衛,也瞠目結舌。
眼前這個年輕男子,究竟是何人?就連皇帝老子都尊稱他一聲公子?
“二十年了!葉公子的容貌,竟是絲毫未變!果然是奇人!”
“隻是你剛才說……如此不妥,敢問葉公子,不妥在何處?”
葉雲擺弄幾下袖口,突然掏出一個圓形的木球。
仔細看去,木球之上,竟勾勒出各類線條,山川,河流,平原,盆地一應俱全。
“開平位處江南,自古以來便是魚米之鄉,此處多年豐收,叛軍郭達在此傭兵多年,糧草儲備充足,而我大明朝剛建國,百廢待興,實在不能一站,在糧草補給上,便輸了一籌。”
朱元璋眉頭一皺,葉雲說的都是實情。
“其次,開平四麵環水,陸路僅有一條,而我軍全是旱鴨子,到了江南不通水性,戰鬥力極差,哪怕過去百萬大軍,也不敵對方三千水軍,兵者,以不戰為高,以不戰而屈人之兵為最高。”
聽著葉雲侃侃而談,這些都說進了朱元璋的心窩子裏。
“可是葉公子,郭達叛軍近日躁動不安,不斷挑釁大明邊疆,咱家……實在忍不了了啊!”
突然,葉雲指著木球上的一處凸起:“聽說過水淹七軍嗎?”
順著手指的地方看去,這是江南最近的一處高山,名曰瓊嶺,江南便是因為這處高山的流水,養活了江南三十萬百姓。
“瓊嶺東側,派兵三千,不分晝夜趕工,最快五日,在這裏開一個直徑百丈的豁口,不出兩日,江南的水位至少上漲兩米,郭達叛軍的糧倉到時候全都得養魚,所有軍營被水淹沒,屆時不用精兵十萬,僅需五千人,便可收複失地!”
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