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來自中科院的調令(1 / 1)

這是我生平第一次坐飛機。讓我感到鬱悶的是,這是一架軍用運輸機,我無法看到外麵的景色,隻能去想象飛翔在白雲之上的感覺。

登機的時候,我數了一下,不包括機組人員一共是31人。我們分成二排,背靠艙壁麵對麵坐著。黑色的座椅是折疊式的,彼此間排列十分緊湊,在係上安全帶後,整個人就沒法動彈了。

顯得有些局促的機艙裏,沒有一個人說話,我們彼此注視著,耳邊充斥著渦輪發動機的轟鳴聲。在機艙尾部的木架子上,整齊擺放著一個個黑色包裹,裏麵裝滿了科考物資。

我們屬於一支龐大的科考隊,在我們前麵,還有二架同樣的運輸機,我們的目的地是西藏拉薩。

1980年5月,我國第一次青藏高原國際科學討論會在北京召開,拉開了新中國青藏高原科考活動的序幕。僅僅三個月後,我們就作為第一批科考隊員,肩負起揭開世界屋脊神秘麵紗的光榮使命。

我叫沈國旗,來至武漢大學,是一名生物學講師。四天前,我接到一張由中國科學院發出的調令,具體是什麼事情,上麵沒有說,隻是命令我三天後到成都地質學院報到。

這讓人感到受寵若驚,我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竟然會接到規格如此之高的東西。同事們無不向我投來了羨慕的目光,甚至躲在我背後竊竊私語,不用問我也知道,他們認為我上麵有人。

星夜兼程,我在昨天上午趕到成都地質學院,下午開了一個短會,有一百多人參加。組織者在會上簡單通報了我們此行的目的,至於具體行程,他們說在明天抵達拉薩後再進行安排。

離開會場後,隊友們一直議論紛紛,一切都顯得十分倉促,甚至讓人摸不到頭腦,這無疑在一件原本令人亢奮的事情上,又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麵紗,直叫人坐臥不安。

渦輪發動機的轟鳴聲如同興奮劑,從耳朵注射進全身,讓我興奮不已。我緊靠艙壁,身體坐的筆直,目光在對麵人們的臉上滑過,在那些陌生的麵孔上,有著和我一樣的表情。

我們來至五湖四海,我想除了我之外,他們大多都是各個領域裏的專家裏手,其中絕大多數人,我連名字都叫不上來。

能夠成為他們中間的一員,我感到十分自豪,我們為了同一個目標走在一起,我知道,這是一種緣分。然而,我沒能想到的是,在他們當中,大多數人,這是我第一次看清楚他們的臉,也是最後一次。

就在一分鍾前,機長通過廣播告訴我們,飛機正進入青藏高原上空,五十分鍾後,我們就可以抵達拉薩機場了。

而在這時,我被對麵的一個男人吸引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