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傳庭微怔了下,點頭道:“還是你們大理寺高明。”
汪喬年苦笑搖頭,現在朝廷各部門都被這些大同異的奏本淹沒,讓他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靖王微笑著,道“沒什麼在意的,皇上那邊肯定早就知道了,待會兒咱們挑幾個比較好的,送去司禮監,劉公公,曹公公自然清楚怎麼做。”
孫傳庭讚同,道:“這些事情先放著,皇上想必也不會去泰山封禪,眼下還是今年的夏糧之事。”
到這裏,靖王與汪喬年都神色微沉,今年是‘新政’落實的第一年,‘官紳一體納糧’,這件事在地方已經引起亂子,隨著夏收逼近,將會越來越大。
汪喬年道:“我已經收到上百封書信,都是各地大理寺主事的,他們言稱一些地主巧用手段,開始避稅。有的佃戶狀告地主欠糧,有的府縣以曆年欠糧為借口,有的甚至還放火燒毀農田……這還是江南富庶之地,在陝川等府縣,地方上要麼以青壯不足為由,請求減免,有的就是勾結盜匪,搶掠一空,以此要求朝廷賑災……當真是花樣百出,無所不用其極……”
這些都是各種理由告到大理寺,在打官司,拖延塞著,所以被收集起來,集體上報的。
靖王神色凝重,道:“督政院那邊也是,各地收到了不知道多少奏本,書信,都是言稱今年災嚴重,糧穀減產嚴重,希望朝廷暫時不要征稅。我派出了一些官員去查看,上報上來,都是千裏幹涸,百裏無一苗,甚至還有不惜提前收割,欺瞞督查……”
這些孫傳庭自然也收到了彙報,麵色沉著,道:“皇上登基以來,減免糧稅的府縣高達數百,朝廷的國庫早就見底,這些人絲毫不體諒上心,為了蠅頭利置國家利益於不顧,真當朝廷是擺設不成!”
這個時候,畢自嚴從靖王,汪喬年身後走出,道:“各地巡撫的奏本怎麼?”
孫傳庭等人見畢自嚴來了,都轉向他,孫傳庭道:“江蘇,浙江,湖廣等地的奏本早就上來了,他們還是有些有心無力,對於府縣控製力有所不逮。有幾個參議還上奏,希望朝廷緩個兩三年,等‘新政’推行到下麵,對地方控製力大增,再完善賦稅,到時候必然水到渠成,輕而易舉……”
這樣的理由看似很對,何嚐不是另一種的拖延塞著,幾年後必然還會有新的借口!
畢自嚴臉色淡漠,道:“皇上之前與我言,準備在督政院之下組建執法隊,專門用來應對抗稅。先看看再,如果有必要,就組建!”
明朝近年災連綿,地上長不出東西,百姓抗稅的相當多,可以,絕大部分民變都由此而來。但現在他們的執法隊,卻不是,他是針對‘士紳’階層的。
可以預見,這個機構在組成前後,都將引來狂風暴雨。
孫傳庭自然意識到其中的危險性,思索一番,道:“那就先看看,孫閣老已經帶兵入關,‘軍改’必然會迅速推進,若是有人鬧出大動靜,可以借此狠狠震懾一番!”
畢自嚴點頭,旋即又道“稅務總局那邊你盯著,他們給了我一個清單,據今年能有五萬白銀的收入,日後幾年還會更多,你覺得真假幾何?”
孫傳庭知道畢自嚴不喜歡商人,除了對商人‘低買高賣,不勞而獲’的厭惡,還有就是他認為東林黨與這些商人關係千絲萬縷,腐朽由此而來,深為惡痛,。
孫傳庭稍做沉吟,道“這個是在國貿寺之外,以國貿寺曆年的上繳的稅銀來看,多半是真的。”
國貿寺也就是惠通商行,現在受到了嚴厲的壓製,已經‘行政化’,盈利能力被大大的縮減。
畢自嚴神色平靜的點頭,道:“國庫在日漸減少,若是能有個補充,對商人有所規範也是好事,不過還是要看著,莫要讓他們太過縱容。”
孫傳庭會意,道:“現在外麵沸沸揚揚,給皇上頌功,內閣是否要有所表示?”
畢自嚴果斷擺手,道:“皇上不是好虛名的人,你將近來‘新政’的進度彙總一下,晚上我去乾清宮與皇上再談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