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隻是秦軍對匈奴的勝仗,更是諸夏對胡人的完勝。”
“昔日有齊桓公齊桓公越燕伐山戎,破孤竹,殘令支,救燕黎民社稷。時隔五百年,又有夏公親征代北,力挫冒頓,殺胡十餘萬,解救代地百姓數十萬,故曰,五百年必有伯者出!”
如今的霸主,自然是黑霸王了!
但在儒生眼裏,霸道依舊不夠,得進一步升為王道才行!
還真是瞌睡來了枕頭,一匡天下後,接踵而至的便是遠人來朝!
叔孫通們將黑夫封匈奴三單於,鮮卑、烏桓東胡大人,以及北海諸屬國都尉一事,同曆史上唐虞、夏禹、成湯、周公時的四方屬國來獻相提並論……
“昔者唐虞崇舉九賢,布之於位,而海內大康,要荒來賓,麟鳳在郊,而今夏公當政,亦是如此,此聖人在位之兆也!”
儒生們覺得水到渠成,已經摩拳擦掌,乘著內戰外戰的連續勝利,對夏公勸進了……
但有一件事,卻成了從龍之臣們心裏的一根刺。
黑夫手下的將尉謀士們,此刻並未因匈奴的殘滅而放鬆警惕,依舊如臨大敵,他們覺得戰事尚未結束,一旦雪停了,隨時可能要再度北上。
因為這場仗,雖以秦軍完勝,卻出現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
作為北伐東征的功臣,戰後的最大得益者,列侯是最不希望此人出現的人,他們竊竊私語道:
“‘扶蘇’怎麼來了?”
……
“是我邀他來的。”
黑夫對已為心腹的“黃石先生”袒露了實情,雖然他早已宣布了扶蘇的“死訊”,將遼兵的實際掌控者說成是劉季,但這點伎倆隻能騙騙小老百姓,如張良等才智隻士,心裏門清。
“早在我滅楚北上時,便派使者走海路,給扶蘇送去了一封信,約他來代北一同獵狼。”
“我在信中對扶蘇說。”
“來則仍為故友……”
“臣還是以為,此乃畫蛇添足之舉,徒讓眾人心生不安!”
張良認為,沒有扶蘇,夏軍一樣可以大敗冒頓,至於能不能殺死他,純看運氣,倒是讓扶蘇在側,反而生出了許多變數,覺得黑夫是在給戰爭增加風險,皺眉道:
“若他不來,或者來了反助匈奴呢?”
黑夫一邊撫著兩條愛犬,喂它們吃來源可疑的肉,一邊道:
“那便是敵人!”
黑夫甚至哼唱了起來:“朋友來了有美酒,敵人來了有刀槍……”
他為此做了充足的準備。
“膠東一線,尉陽帶著海船舟師,隨時準備,可以北渡遼東。”
“而廣陽郡一線,沒有北上進攻匈奴的軍隊,也在秣馬厲兵,隻等雪化,便可越過已投降於我的漁陽郡欒布,向遼西進發!”
“好在,他還是我認識的那個扶蘇。”
黑夫站起身來:“準備準備罷,我要邀約扶蘇,前來赴宴。”
“我二人的恩恩怨怨,是時候做個了結了!”
張良道:“他若來,夏公又要如何處置?如臣一般,讓其隱匿身份?但但扶蘇與我可不同,他是秦始皇帝的長子,秦之社稷的正統繼承者,豈會甘心為夏公臣屬?”
“而若是殺之,扶蘇卻又能分清大是大非,一旦屠戮,就要連同其屬下數萬卒一同抹去……”
在張良看來,順著先前宣布的扶蘇死訊,讓這個人從此消失不見,或許是最好的方式。
在這件事上,黑夫卻不欲他人置喙:“我自有打算,可兩全其美。”
“是何辦法?”張良追問,心中隱隱有些不安。
“自然是……”
黑夫抬起頭,從容笑道:“推賢讓能!”
……
PS:第二章在12點半。
另外推薦一本朋友的書《努力工作才能活下去的魔頭》,給我七月一個麵子去看看啊!
32174/4616600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