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如玉是三前莫名其妙來到這裏成為這具身體的主人的,她剛一到來,頭腦還沒弄明白發生了什麼事,腦子裏就已經有了這個係統。
聽它巴拉巴拉了一大堆,又被迫接受了原主的記憶,再經過她的反抗無效後,時間就這樣過了三了。
三裏,章如玉沉寂在不能回去的傷痛裏,對於係統要的很多事都拒絕去聽,所以,迄今為止,她對於自己的任務還是一知半解。
現在所處的年代,是章如玉在曆史中從來沒有聽過的——大魏朝慶帝十五年,一想她就知道這屬於架空曆史。
家住在瓊州富平縣元通鎮轄下的上林村,大概和現代的西南一帶差不多,有河有山,屬於丘陵地帶。
上林村是一個大村,有兩百多戶人家,其中章、楊、王三姓為大,而章姓又是三姓中人數最多的人家。
章家在上林村繁衍數代,曆經一百多年,也算有些名頭。
特別是章如玉的爺爺章興承中了秀才後,章家的名頭更是連元通鎮上都有的耳聞。
章興承今年五十有三,娶妻老牛氏,也是知命的年紀,兩人一共生了三個孩子,全是兒子。
分別是章家大伯——章邦年,章家二伯——章邦富,以及章如玉的爹——章邦有。
兄弟三人各自娶妻牛氏、王氏和黃氏。
其中牛氏是老牛氏的娘家侄女,王氏是章興承老友的閨女,兩人都是章興承和老牛氏做主聘回來的,隻有黃氏沒有父母之命,媒之言,是章邦年自己帶回來的,是流民。
是北方人,家裏有資產,因為一次災,一個村的人都死光了,包括黃氏的娘家人,僅剩她一人,跟著災民一起到了瓊州。
章邦有一次和狐朋狗友去瓊州認識的她,兩人勾勾纏纏,很快就好上了,最後他就直接把人帶回了上林村,要死要活的把人娶進了門。
章家的第三代,現在共7個孩子,大房三個,兩男一女,二房和三房都是一男一女。
章家三房早年已經分家,長子章邦年和老爺子章興承一樣是讀書人,隻是卻沒有老爹的運氣,隻考到了童生,之後數次進考場,卻總是名落孫山。
最後應老爺子的要求回家當了自家私塾的一名教書先生,專為蒙童啟蒙,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老二章邦富,應承了他的好名字,在鎮上開了家雜貨鋪,生活富無憂。
唯有老三章邦有,生活落魄,連分家所得的房產和田畝,也被他和黃氏敗光了。
為了贖回老三敗掉的家產,章興承和老牛氏,把棺材本都拿了出來。
隻是贖回來後,老兩口卻沒還給章邦有夫妻,而是直接分給了大房和二房,隻是要求兄弟二人,另為三房購買了現在所住的院,和院後的兩畝旱地。
而這個院自然也離村中心的老宅有些遠,坐落在村子的外圍。
當然了這些財產章興承找人直接落到了孫子章光燁的名下。
就算是這樣,房契地契也由章興承保管,並不在三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