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好二人又都是跟著李丹心學習國畫,雙方父母也就互相認了個幹親戚,關係一直不錯,過年都要上門拜個年。
而李老先生口中自己的兩個堅持下來的學生也就是他們兩個人。
宋習仙起床的氣候外麵正下著小雨,霧氣包裹著不遠處的建築讓滿腦子文縐縐的宋習仙想要吟誦一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吃過早點,宋習仙打著傘準備往學校走去,平時要是不著急他會坐地鐵,坐公交車,有時候也會和學生們那樣騎自行車。隻有很急的時候才會開車去學校。而下雨的時候宋習仙隻會走過去,這是他的樂趣。
看著雨滴打落在透明的雨傘上,宋習仙裏一頓愉悅。學校門口的看門大爺見到宋習仙說了一聲“宋老師,您來了呀!”宋習仙微笑點頭,剛走沒幾步他又聽到了看門大爺說向另一個人打招呼“哎喲!您是新來的國畫老師是吧?”宋習仙回頭,果然是沈清歡。
沈清歡也是微笑著回應門衛,轉頭便看到了站在不遠處的宋習仙,想起昨天自己對他的推論,沈清歡不禁想去證實一下自己的猜想究竟是不是對的。
她微笑著走向前去,叫了一聲“宋老師好呀!”。
宋習仙笑著說“你不用這麼客氣,沒想到你還是這個學校的老師呀!”。
沈清歡微笑不說話,打著傘繼續往前走去,宋習仙跟上。
“我有一個學生叫董行之”沈清歡突然開口,宋習仙有些不明所以但還是微笑點頭。
看到宋習仙的樣子,沈清歡就確定了宋習仙是個外行這個事實,董行之是和李老先生一個輩分的國畫大師。連個人是好朋友,經常一起一起作畫,凡事了解李老先生的不可能不知道董行之。
宋習仙聽到自己說董行之是自己的學生竟毫無反應,這隻能說明他確實不了解李老先生,既然對老師並不了解,那他對國畫大概也隻不過是一知半解或者完全就不懂。
沈清歡肯定了自己的想法後對宋習仙的態度瞬間就差了十萬八千裏。不過還好宋習仙的辦公室大樓離的大門並不遠,不然這尷尬的路程,沈清歡還真不知道該如何走下去。
來到教室,學生們早就已經鋪展好了宣紙,擺好了筆在等待老師的到來。學生們原本以為還是昨天來的那位老先生,沒想到來的卻是是沈清歡。
看到學生們臉上多多少少的失望,沈清歡並不在意,做了簡單的自我介紹後,沈清歡問了學生們一個問題。
“你們當初為什麼要去學習國畫?”。
同學們一頭霧水,本以為老師一來就可以開始講解國畫並教如何畫好國畫,可這來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這種每一個老師都會問一遍的問題。
“父母逼的”有同學回答。
“為中國文化發揚光大”這個回答一出來同學們都笑了。
沈清歡也笑了。
“因為喜歡”在一片哄笑聲中,這個回答顯得那麼正經,那麼認真。沈清歡向聲音看去,這個答案的回答者不是別人正是昨天讓李老先生誇讚的楊墨軒。
“很好”沈清歡笑著說到“被父母逼的同學我很同情你們,其實吧我第一次學國畫,也是被父母逼的,那時候覺得自己真可憐,為什麼別的小朋友都可以玩,而我隻能去學習國畫”沈清歡看著學生們說到,她講起課來可全然沒有看上去的那樣稚嫩。
“但是如此可憐的我又覺得我很幸運”說完她看了同學們一眼。
“因為我的老師不是別人,而是李丹心他交給了我最好的國畫,讓我熱愛上了國畫。我的師兄是沈清風,他陪我熬過了最難熬的那幾年,你們說這樣子的我又怎麼能夠放棄國畫呢?”沈清歡說到。
“那你到底是在為什麼而學習國畫?”有同學問。
沈清歡笑到“為我自己,也為國畫”。
“為我自己是為了一口生計,我也是需要生活的,家裏也有長輩需要贍養,將來我也需要結婚,生子。而為國畫那就隻是為國畫”沈清歡開玩笑的語氣變得認真起來。
“那國畫一套的東西我去學習為的是能夠將這些東西再傳授給你們,這是一種傳承,你們學習了,再傳給下一代人這是一種傳承的延續。這樣子就會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國畫學習國畫,這就變成了一種發揚,所以我學習國畫就是為了國畫,為得是國畫的一種未來”。
在座的學生沒有人打岔,聽著沈清歡說完這些話,他們都若有所思。
“老師,我想要得到傳承”楊墨軒首先開口,緊接著是越來越多的學生說我也要,我也要,沈清歡看著沸騰的班級心裏閃過一絲安慰。
如果所有人都是這樣子那國畫藝術絕對不可能丟失,未來也會是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