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降臨(2 / 3)

在這樣的背景下,巨木撐起的枝葉穹頂之下,便是一個相對穩定的、近乎無光的世界。

所以這裏的灌木和草本植物種類相對單一,氣生根、木苔蘚之類的寄生型植物很發達,還有就是覃類。

氣生根如層層簾幔,覃類和植物亮起妖異的冷光,以至於這樹下世界,仿佛是巨人的古墓迷宮,再結合夜行生物的窸窸窣窣、偶爾的長嚎短吟,詭秘驚悚氣氛簡直拉滿。

“這味道才對嘛!”羅教士眉開眼笑,黑暗邪穢風格的自然殿堂,阿列克世界的大沼澤與之相比,就像缺乏創意的小學生作品般簡陋。

可惜,直到視野豁然開朗,也沒能碰到什麼有份量的超凡生物。

原因羅教士也知道,這地方有頭大怪。

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當某個區域有想讀強力的大怪,就會自然而然的形成一片捕獵領域,內裏一般隻有大怪眼中的獵物活躍。

進入羅教士視野的,是一片巨大的墓地。

單以其規模而言,它理論上是屬於一個起碼擁有十萬以上人口的城市的。

羅教士內心勾勒了一番區域地圖,發現了問題:

之前降臨時見到的那座荒廢的橋所連接的道路,理論上距離這裏不算遠。具體些說,按照其東西走向來看,與他現在的位置,垂直距離不超過十公裏。

可那樣的一條路,別說是已經荒廢,就算是尚在使用,也不是一座人口十多萬的城市的主路該有的規模。

還有,以他目前收集的環境數據分析,這片土地,即便未受詛咒,也未必能夠承載十萬以上人口規模的城市。

不是說巨木森林中就沒辦法拓荒,而是成本擺在那裏。

以那座木橋所代表的文明生產力而言,在森林中開辟城市的成本太高昂了。

畢竟同樣按照當前文明生產力推測,一座十萬人的城市,起碼需要十倍於該數字的農牧人口供養。

一座帶有城堡的小城鎮,周邊是大量的農莊……這才是中世紀的典型格局。

就算有超凡力,整體格局也不會變太多。

因為超凡技術的社會下沉性,遠不能跟科技相比。

說的再直白些,超凡力是用來當人上人、當大爺的,不是給普通人當保姆,喂養民眾的。

就連以普適性為特征之一的科技,都會在發展到一定高度的背景下,極有可能出現高科技、低生活的賽博化現象。

本身就是少數人的小眾玩意的超凡魔法,又怎可能及時惠及勞苦大眾?

在技術個性過於鮮明、傳承性隻能保證基礎部分,人生有涯,研究超費錢且危險的背景下,誰能指望超凡者們去開發普適性強的種植法術?

靠種田賺錢,根本回不了本的。首先規模就很難上去,投入還大。

隻有懷著崇高的目標,不計一時之得失,才有可能推動這類超凡技術的完善。

否則,它基本隻會停留在少數人用來裝嗶,或培養珍惜植物的水平。即便靠著歲月積累、承前繼後式的完善,進步也快不到哪裏去。

畢竟整體的投入擺在那裏,沒有持續迫切的需求,沒有眾人拾柴火焰高,技術的提升速度就很難上的來。

尤其是超凡感性,一旦到了高端,就有一堆的隻可意會難以言傳,很看臉、以及天賦才情。

在這樣的背景下,很多時候繼承者都沒辦法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繼續研究,而隻能站在對方的胯骨上,高度不夠,還可能開出新的分支,畢竟成長經曆不同,認知不同,個性也不同。

總之,超凡技術的嚴謹度,決定了它的傳承真的隻能保障基礎部分的準確性,越是高端越是容易出差異,隨便就疊出個新的比薩斜塔。

這樣的實際情況,也進一步促使超凡技術的曲高寡合。類似惠民金坷垃的奇跡,基本隻會出現在普通人的臆想當中。

所以才說,超凡的存在確實影響社會,但對基本民生的提升,非常有限。甚至可以說,它令普通人更絕望,因為它最大的作用,隻是給王權添了個爹。

當然,換個角度理解,幸福是比較出來的。超凡的世界,動物有升格魔獸的機會,植物、昆蟲強悍起來也是各種恐怖。

這意味著極強的外壓,人類若是沒有超凡者,生存都成問題。

還有,血脈這種東西,人類的幹涉相對有限,相比於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更常見的其實是超凡環境下的血脈變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