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114:契機(求訂閱月票)(2 / 3)

那麼,隻有一個解釋了:

仙山!

可是仙山究竟在哪裏?

根據典籍和市井說法,說天上有仙山,海外也有仙山……但都屬於虛無縹緲的傳聞。

也有人立誌去尋仙求道,可他們一去,就杳如黃鶴,一去不複返。

多半都是死了的。

更有古老的典籍曾記載些隱晦的描述,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大概千年之前,趙國本地,也是存在仙山的,更有能飛天遁地的仙人出沒。

隻是後來發生了巨變,仙山倒塌,仙人遷移,才成了現在的樣子。

可是千年以前的事,誰能確定真假?又沒有完整確切的史書記載下來。

要知道那時候,趙國都還不叫趙國呢。

當很多事情湮滅在曆史的長河裏,慢慢便會成為野史,成為茶餘飯後的神話之談,早無從分辨真假了。

話說回來,如果陳留白真得是從仙山上下來的,那麼那座仙山,一定在很遠很遠的地方,遠到凡人根本走不到。

葉火生等得心急,一個勁朝門外張望:“書生怎麼還沒回來?他會不會進京去了?”

聽到他的稱呼,青陽道人頗感納悶:從外表看來,陳留白的確像是個白麵書生,可那都是偽裝的表相。這等人物,被一個江湖遊俠喚作“書生”,怎麼看都顯得沒大沒小,更談不上尊卑之分。

由此可知,陳留白並不講究架子那些。

可是麵對他時,青陽道人從沒有感受到“隨和”可言。

所以,這是分人對待的?

猛地想到“進京”,這才反應過來,正常情況下,道人作為趙斌的人,也應該跟著夏思遠一起回京的。

如今這個樣子,豈不是等於脫離了大隊伍,事後被殿下問起,該如何應答?

不,看這時辰,殿下很可能快要當上聖上了。

可不能再錯過最為重要的登基大典,這可是極為露臉的場合,更涉及論功行賞等一係列的分配事宜。

於是道:“師兄,要不咱們也進京去麵聖吧。”

“麵聖?麵什麼聖?”

老道問道。

青陽道人回答:“當然是四皇子殿下,他是個難得的明君,性情寬厚而沉靜,繼承大寶後,定能勵精圖治,使得國泰民安,四海升平。”

老道嗬嗬笑道:“當年延康登基時,風評也不差。”

青陽道人明白他的意思:“以後的事且不管,當前對於咱們築仙觀,也是個難得的複興機遇。”

老道搖了搖頭:“眼前也不好說,既然西山上能出變故,京城中如何不能?國師願空,不就在宮中嗎?”

聞言,青陽道人還真有些犯怵起來,在山上經曆的那些著實叫人驚駭:對方所展現出來的非凡力量,顯然已超越了凡俗,不是一般人所能抵禦得住的。

便問:“那師兄你的意思?”

“謀而後動,看看再說。”

“可這樣的話,當塵埃落定,咱們就分不到什麼好處了,可能還會被治一個怠慢之罪。”

老道定定地看著他:“五師弟,你有沒有發現,伱現在的言行舉止,就和那些官吏臣子沒什麼區別了。一味地揣摩上意,導致進退失據;隻想著功名利祿,早失去了道心。”

對於他的評語,青陽道人並不否認,長歎道:“師兄,我能怎麼辦?當天龍寺起來後,日夜受其鎮壓,那個時候,我就發現咱們所修的道,前麵已經沒有路可走了,還能談什麼道心?唯有改弦易轍,換一條路走。我一步步走到現在,並不容易。”

乾陽老道點頭道:“當年我沒有攔著你們離開,而今更不會阻擋。你我兩個,都沒有洞察命運的本事,莫說未來,便是京城中的風雲,都瞧不清楚。故而去留由人,自己的事,自己做決定。”

“多謝師兄成全。”

青陽道人忽而跪地一拜,先拜過乾陽老道,再在真君神像麵前拜過,然後恭恭敬敬地上了一炷香,這才轉身出門,踏上了下山的路。

目送他的背影,老道神色蕭索,但沒有再說什麼。

每個人的人生麵前,都會存在著很多條道路選擇,不同的路,會有不同的走向和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