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136:不安與不詳(2 / 2)

兩名雜役立刻恭敬地肅立,恭聲問候。

陳留白答道:“嗯,我準備去道院那邊看看。”

“啊?大人,你有所不知,高化城中的道院已經關門一段時日。皆因沒有道師授課,故而經營不下去了。”

老丁連忙道。

陳留白說:“那我更要去看看了……身為教諭,在任期內,如果道院不得開張,那算怎麼回事?”

目送一人一馬出門而去,老丁和老吳對視一眼,不約而同地露出了欣喜之色:

若是城中的道院能夠重新開業傳法,那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別的不說,他們兩家的孩子,以前可都是在道院修習過一段日子的,可惜學時不長,並沒有學到多少本事手段,隨即因為各種原因,而不得不輟學了。

少年人輟學在家,又能幹得什麼事?幾乎等於斷了前途,一輩子就隻能到處尋些雜工活兒,以此養家糊口,度過此生。

作為過來人,老丁兩個深受其苦,絕不願自己的兒孫輩也是如此。

哪個當長輩的,不希望後輩們能出人頭地,光宗耀祖?

道庭的組建,對於很多普通修士而言,原本屬於一個很好的機會。

皆因道庭宗旨,有這麼一句:“廣開門戶,傳法天下,人人如龍”。

換句話說,便是隻要有向道之心,有苦修之誌,便能踏上修行大道。

那時候的道庭,各級城府中都會建立有道院,有教諭和祭酒等人主持教學、傳法。

隻可惜這般熱鬧繁盛的局麵並沒有持續多久,不過百年光陰,便滋生出各種各樣的問題,鬧得不可開交。

道庭的初衷,是要天下大同,讓大家摒棄門戶之見,攜手合作,團結起所有的力量,一起來對抗因為月魔侵蝕所導致的“末法降臨”。

然而到頭來,內部的情況,依然是山頭林立,派係叢生,甚至有越演越烈的跡象。

主要是因為最初聯手創建道庭的那一批祖師大能們出了意外,或失蹤、或閉關、或身死道消了。

個中內情,牽涉巨大,成為了秘辛。

然後接班的二代、三代人物缺乏足夠的威信和實力,更沒有豁達的胸襟容量,一個個私心甚重。

漸漸地,道庭就演變成了現在的模樣。行事作風,與世俗朝廷,都沒多少區別了。

黨同伐異、爭權奪利、爾虞我詐……

而道院內的教學,學風更是變得輕浮無端,學不到真正的道決法術了。

但即使如此,地方上的道院,依然是普通人家的最佳出路。

也沒有別的更好的選擇了。

旁門世家,他們的術法概不外傳;而一些宗派勢力,雖然不定期會招收門人弟子,可都有著各種各樣的要求條件,還要繳納不菲的入門費等,門檻足以攔住大部分的人家。

短暫的欣喜過後,老丁兩個又皺起了眉頭:

因為他們知道,就算陳留白想要重開道院,也絕不容易,肯定會受到很多的阻難。

結果如何,未必樂觀。

卻說陳留白騎著胭脂馬出門,直奔道院所在的方位而去。

沿途觀望,再看一番城中的景觀。

高化城稱得上是一座山城,城外有山脈綿延,城中也有群山起伏。

在數目眾多的山中,有著可觀的各種礦藏:玄鐵、靈土、精金等。

隻是千百年來,其中大部分的礦藏資源都開采得差不多了,整個產業都在逐年萎縮,正如那日漸稀薄的天地靈氣。

陳留白隻知道道院的大概方位,而不知具體位置,當來到附近時,要找人問路。

對方是個頭發花白的老者,他好心地提醒道:“這位少俠,你是要去道院聽課的嗎?是的話,不用再往前走了,道院早已關閉,沒有人在了。”

陳留白答道:“我不是來聽課的,而是慕名來看看。”

老人狐疑地打量他一眼,亦未多問,於是耐心地指明了路徑。最後還語重心長地叮囑道:“道院今非昔比,那裏變得不安生,你去看就看,可不要胡亂闖進去。”

陳留白道了聲謝,繼續前行。

高化城的道院正建立在一座山峰之下,依山傍水,看著風景不俗。

可來到近前仔細看,就發現此地門戶緊閉,處處顯露出荒蕪破敗的氣象。

“嗯?”

下一刻,在那團充斥著腐朽衰落的氣象中,陳留白敏銳地感受到了一股惡意。

這座道院不但敗落了,而且已經被人所占據。

準確地說,對方並不是人。

他目光一掃,宛如具備實質,一下子驚動了潛藏在裏頭的東西。

“呱呱呱!”

一陣淩亂的撲騰聲響,卻是一群烏鴉,它們飛在道院的屋頂之上,盤旋不去,嘴裏不停地發出代表不詳的叫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