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需要負責任的兵,許三多正是憑借踏實認真的工作態度樹立了自己獨特的負責任的形象,因此得到了團長的重視,得到了連長的認可,得到了袁朗的器重。相比之下,各項成績優秀的成才卻因為過於精明、浮躁而斷送了自己的前程。其實,國家機關,同樣需要踏實認真、有責任感的公務員。任何投機取巧都是枉然,沒有責任,能力並不能帶你走太遠。隻有踏實、負責任地工作才是走向卓越的最佳途徑。
已故的佛裏德利·威爾森,曾經是紐約中央鐵路公司的總裁。有一次,在訪問途中,被問到如何才能使事業成功,他說:“一個人,不論是在挖土,或者是在經營大公司,他都會認為自己的工作是一項神聖的使命。不論工作條件有多麼困難,或需要多麼艱難的訓練,他始終用積極負責的態度去進行。隻要抱著這種態度,任何人都會成功,也一定能達到目的,實現目標。”確實,責任能夠讓一個人具有最佳的精神狀態,精力旺盛地投入工作,並將自己的潛能發揮到極致。責任勝於能力。在這個世界上,並不缺乏有能力的人,但僅有能力是遠遠不夠的,能力隻有用責任感來承載,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
在美國的工業社會中,那些前途遠大的人所麵臨的競爭是嚴峻的。一年接著一年,實業家們苦心研究年輕人在學校裏的成績,審查他們的申請,為符合理想的人們提供優越的條件。然而,他們實際上尋求的是什麼呢?智力?精力?實際能力?這一切肯定都是需要的,但這些隻能使一個人獲得某種程度的成功,如果他要攀上高峰,擔當起指揮決策的重任,那麼還必須加上一種能力,有了它,一個人的能量可以發揮出雙倍、三倍的效力。這個奇跡般的能力,就是責任。
有一位剛畢業的護士在一家醫院做實習生,實習期一個月。在這一個月內,如果能讓院方滿意,她就可以正式獲得這份工作,否則,就得離開。
一天,交通部門送來一位因車禍而生命垂危的人,實習護士被安排做外科手術專家——該院院長亨利教授的助手。複雜艱難的手術從清晨持續到黃昏,患者的傷口即將縫合,這位實習護士突然嚴肅地盯看院長,說:“院長先生,我們用的是十二塊紗布,可是您隻取出了十一塊。”
“我已經全部取出來了。一切順利,立即縫合。”院長頭也不抬,不屑一顧地回答。
“不,不行!”這位實習護士高聲抗議道,“我記得清清楚楚,手術中我們用了十二塊紗布!”
直到這時,院長冷漠的臉上才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他舉起左手心裏握著的第十二塊紗布,向所有的人宣布:“她是我最合格的助手。”這位實習護士理所當然地獲得了這份工作。
護士需要極強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這個護士的事例告訴我們,自身的能力隻能通過履行自己的職責才能完美地展現。能力永遠由責任來承載,而認真而堅定地做自己該做的事,履行自己的職責是最大的能力。
作為國家公務人員,我們每個人都要堅守自己的責任,讓責任心承載自己的能力,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對工作極度負責任,對同事、對他人極度熱忱,被毛澤東同誌稱讚為白求恩精神。毛主席說:“一個人的能力有大小,但隻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在實際工作中,你能否對他人真誠熱忱?你能否將每一件小事都完美地解決?如果你做到了,就是盡到了自己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