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刀,刀,我要切菜用的刀!”這是在汶川地震救災現場,李隆冒著餘震、頭頂四層坍塌樓房的殘垣斷壁、連續奮戰10多個小時、在廢墟下麵向戰友發出的急促呼喊。這個精彩的鏡頭,通過中央電視台成為了億萬觀眾永恒的記憶。網民們熱烈評論李隆的英雄壯舉,“菜刀兄”的故事廣為流傳。
5月16日,在成功營救被埋壓104個小時的幸存者李青鬆時,現場情況十分複雜,李隆帶領隊員冒著生命危險,努力從樓房疊壓層中間打開缺口,泥土用手一點一點地撥,石頭用手一塊一塊的拾,鋼筋用鉗子一根一根的剪。救援通道開通到5米深時,一根周長260公分的方形鋼筋混凝土建築物橫梁擋住了通道。由於通道狹小,隻能容納1人作業,又不能使用大型機械工具,隻能用左手敲打。這個時候,李隆的左撇子這下子派上了用場,他成了進入通道單獨作業的最佳人選。他趴在洞中用鑽子鋸、鑿子鑿、錘子敲,手被磨破了,胳膊被嚴重扭傷,衣服也被劃爛了,他全然不知。期間,經曆了五次大的餘震,上麵的樓板下沉,周圍的鋁合金框架劇烈晃動,李隆的臉、手、胳膊到處被剮傷。由於長時間用力,李隆左肩多次抽筋,抬不起來,他的助手張永軍急忙給他揉捏。就這樣,經過6個小時堅持,終於將建築橫梁切斷。為防止李青鬆身體被地上的石塊刮傷,李隆、張永軍趴在地上,讓戰友從他們的身上將李青鬆拖出。當被困人員被抬出時,上千名圍觀群眾、大批國內新聞媒體記者呐喊:“河南消防好樣的!”,現場爆發出的熱烈掌聲經久不息。而此時,李隆同誌卻由於勞累過度,出現了休克。
“火光中出生入死、險境裏拯救生命,通過自己的努力,讓社會多一份平安,讓生活多一份寧靜。”李隆對自己是這樣要求的,也是這樣做的。他總是在最緊要的關頭,衝到最危險的地方,把死的威脅留給自己,把生的機會送給群眾,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和鋼鐵般的意誌,為險境中的人們築起一道生命的長城。
2003年一天淩晨,有位女精神病患者爬上了一座高達30多米的廢棄煙囪,不斷往下扔磚頭,圍觀的群眾越來越多,悲劇隨時可能發生。因登高消防車無法靠近煙囪頂部作業,隻有徒手爬上煙囪實施救援,但煙囪已有50年曆史,老化嚴重,搖搖欲墜,能否承受3人的重負尚不確定。情況緊急不容過多考慮,時任特勤一中隊副中隊長的李隆主動請纓,和戰友許友愛冒險攀登而上,不顧瘋女的掙紮,成功地將該女救下。上千圍觀群眾見證了這場30米高空煙囪頂部特殊的生死較量。
在2006年黃河蘭考段某生產堤決口搶險中,18萬名群眾被洪水圍困,淹沒灘地近十萬畝。李隆作為突擊隊的一線指揮員,帶領戰友駕駛四艘衝鋒舟一天往返50多船次,連續奮戰24晝夜,救助災民342人次,運送物資12噸。當聽說有兩位小學生因家長下崗交不起學費時,他主動承擔起這兩名孩子就學期間的一切學習費用。他把榮獲一等功所得的5000元獎金全部捐給“希望工程”,以救助更多的特困兒童。
入伍以10餘年來,李隆先後參加滅火救援戰鬥3100多次,搶救遇險群眾760餘人,先後榮立個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曾先後被各級部門授予“搶險救援尖兵”、“新長征突擊手”、“滅火救援尖兵”、“抗震救災尖兵”、“全國抗震救災模範”、“2008中國十大消防英雄”等榮譽稱號,並榮膺2008年度“中國驕傲”,以及2008感動中國十大年度人物,被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授予“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李隆作為一名消防武警戰士,用希望擴展希望,用生命激活生命,在烈火中超越自我,生活中無私奉獻,搶險救援當先鋒,愛民為民做模範,忠實踐行了“立警為公、執政為民”的誓言。充分展示了特勤消防官兵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精神風貌,成為全國消防部隊學習的一麵旗幟,被稱為“救災火線上的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