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聚焦思維法(2 / 3)

一天,伽利略參加比薩大教堂的集會。牧師滔滔不絕的講道絲毫未引起他的興趣。

他的思維焦點指向了大教堂天花板上的一盞吊燈——那盞吊燈在風的吹動下,不停地擺動著。他的思維停頓下來,聚焦在吊燈的擺動上。他聚精會神地注視著、思考著……經過觀察,他發現吊燈擺動的振幅雖然慢慢地減小了,但擺動的周期還是不變,即擺動周期與振幅無關。之後,他帶著這個問題,進一步“聚焦”,觀察了許許多多不同材料做成的不同形狀的鍾擺,得到了共同的結論。於是,鍾擺擺動等時性原理,由此而“聚焦”出來了。

多目標“聚焦”:隱形飛機

隱形飛機的製造是一種多目標聚焦的結果。要製造一種使敵方的雷達探測不到、紅外及熱輻射儀等追蹤不到的飛機,這就需要分別做到雷達隱身、紅外隱身、可見光隱身、聲波隱身四個目標,每個目標中還有許多具體的小目標,通過具體地解決一個個小目標、分目標,最終製造出隱形飛機。

智慧進階:聚焦思維法的運用

由於聚焦法帶有強製性指令色彩,因而它對人們的思維可產生雙重作用:其一,可通過反複訓練,培養我們的定向、定點思維的習慣,形成思維的縱向深度和強大穿透力,如用放大鏡把太陽光持續地聚焦在某一點上,就可以形成高熱;其二,由於經常對某一片段信息、某一件事、某一問題進行有意識的聚焦思維,自然會積澱起對這些信息、事件、問題的強大透視力、溶解力,以便最後順利解決問題。托斯卡尼尼80歲時,他兒子問這位舉世聞名的指揮家,一生中最重要的成就是什麼?他回答說:“我此刻正在做的事,就是我一生中最大的事,不管是在指揮交響樂團還是在剝橘子。”托斯卡尼尼的成功和其他著名的運動員、商人、藝術家、作家以及科學家的成功一樣,都是能夠集中精力做事的結果。事實上,集中精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決定成敗的重要因素。

思維時間:牢記全新生存規則

個人思想觀念的修煉,除了受傳統文化的製約以外,還受現實生活的影響。有時現實的要求具有很大的力量,甚至可以在某些情況下迫使人拋棄傳統。

中國現在的情形是在東西文化的共同夾擊下尋求某種平衡。在保留傳統文化精華的同時,也吸取了外來的有益的東西,並綜合二者,形成特殊的狀況。

對於現實給個人思想觀念提出的要求,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麵敘述:

效率優先

人作為生物,最重要的需求是求生,即謀求自身的存活和種類的繁衍。因此,人類生存的第一個前提是人們所從事的生產活動。人的生產活動具有自覺性、社會性和創造性的特點,這使人與動物本能的求生活動區別開來。但是人的生產活動的這些特點並不否認他的求生性質和功能,而隻是為其開辟了自覺化、社會化、創造化的道理。任何生物的求生活動都具有經濟性,亦即以盡可能少的物質和能量的消耗,換取盡可能多的物質和能量的效益性、效率性,這就是效率優先的提出基點。代價最少最小、收益最大最好也就是效率原則。因為人和動物的生命與能力都十分有限,不計成本地消耗自己的力量與財富,無異於自毀。達爾文《物種起源》對蜜蜂建蜂房的本領大加讚賞,他說:“蜜蜂已經實際解決了深奧的問題,它們把蜂房造成適當的形狀,來容納最大可能的蜜,而在建造中則用最小限度的貴重蠟質。”

動物本能地遵循效率原則,人則更要自覺地按效率原則安排自己的活動。隻有不斷地提高勞動效率,多做有用功,不做無用功,減少必要勞動時間,增加剩餘勞動時間,人為的生產生活和各項事業才能夠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由於效率原則的作用,人類才最為關注生產力的發展和生產效率的提高,而這二者靠的又是科學技術。科學源於技術,技術源於人們對效率的追求。人類從石器時代開始就已深諳效率的觀念。“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磨刀不誤砍柴功”說的大多也是對效率的追求。現在普遍用大機器生產來代替人的手工勞動,而且工具的使用已經可以不由人來操作,而讓人造機器來操作,這不僅從根本上突破了人手和人體的生理功能和局限,而且突破了人在生產中所形成的有限經驗的限製,使人的能力和力量獲得了無限發展的可能性,開辟了無限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未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