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培訓(2 / 2)

TPG從創立至今已成功募集陽光私募基金5支,信托項目3個,加上其他理財產品總規模為近15億。成立不到2年的公司有此成績很是優秀,這也正是Gcenter投資TPG的原因所在。

風險投資公司(VC)投資一家標的公司的標準主要是4P原則:people(團隊)、profit(盈利模式)、product(產品)、perspective(回報率)。其中團隊是重點之一,TPG的創始人組成為前證券公司和銀行高管,據以往的工作經驗,可以為公司確立很明確的發展前景,並對風險有足夠的把控能力。最主要的是團隊穩定性;盈利模式就更加清晰,TPG是輕資產公司模式,此類型公司主要是企業的無形資產,包括企業的經驗、規範的流程管理、與各方麵的關係資源、資源獲取和整合能力、企業的品牌等。TPG自己目前沒有產品,都是拿來主義,但是建立在風險可控的基礎上;產品就是對高端客戶的資產配置服務;回報率是VC非常看重的。Gcenter作為股東之一,最主要的就是投資要有回報,當然在投資前VC和被投資企業間會簽一份協議,協議中會明確規定詳細的投資條款,還有一份很重要的每年預期回報,就是俗稱的對堵協議,這也是鞭策被投企業努力向前的重中之重。這樣看來TPG的高管每天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想著,今天我們又要做多少的業績才能達到股東的要求,也是個體力活了。

聽著BOBLI在視頻那端講著,ROSE這邊已經暈的不得了,先說對產品完全不懂外,再一聽100萬,已經信心直線下垂。之前在家鄉畢竟是三線城市了,100萬以上的客戶並沒有那麼多,進公司第一個項目就100萬,真的是難倒了她。而且時間還很短,1個月是募集期限,實際上TPG要求2周,這樣才能在市場上豎立TPG的品牌。

企業的生存發展之道:隻有你足夠強大,才能吸引更多的目光。

“BOBLI,我想問個問題。”產品基本情況已介紹完畢,討論時間,發問的是溫州分公司的同事,“此次業績分成的回報率提取點是多少?”ROSE還在消化產品的同時,其他同事已開始紛紛議論起產品的可推性、風險點等細節問題上。ROSE的眼睛和耳朵完全不夠用。

“8%!”BOBLI回答到,“到達此回報率管理團隊開始提取,其他分公司還有什麼問題?”討論進行了半個小時後此次培訓結束。

ROSE看著在場的每一個人,仿佛自己是那隻小小鳥,想飛也飛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