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5章 《酬令狐相公見寄》(1 / 1)

劉禹錫

才兼文武播雄名,遺愛芳塵滿洛城。

身在行台為仆射,書來甪裏訪先生。

閑遊占得嵩山色,醉臥高聽洛水聲。

千裏相思難命駕,七言詩裏寄深情。

點評:嵇康避隱山林,呂安久不見嵇康,十分思念,便不遠千裏駕車去尋他。令狐楚是唐朝名臣,李商隱曾是他親手栽培。他跟劉禹錫之間經常唱和,837年,劉禹錫在洛陽,令狐楚時以左仆射兼興元節度使。令狐楚去世前讓人將自己的詩帶給劉禹錫,劉禹錫收到詩時,就聽說了他去世的消息,流著眼淚寫了一詩,然後燒給令狐楚:“令狐仆射與餘投分素深,縱山川阻修然音問相繼。今年十一月仆射疾不起,聞予已承訃書,寢門長慟。後日有使者兩輩持書並詩,計其日時已是臥疾,手筆盈幅,翰墨尚新,律詞一篇,音韻彌切。收淚握管以成報章,雖廣陵之弦於今絕矣,而蓋泉之感猶庶焉。焚之繐帳之前,附於舊編之末:前日寢門慟,至今悲有餘。已嗟萬化盡,方見八行書。滿紙傳相憶,裁詩怨索居。危弦音有絕,哀玉韻猶虛。忽歎幽明異,俄驚歲月除。文章雖不朽,精魄竟焉如。零淚沾青簡,傷心見素車。淒涼從此後,無複望雙魚。”

行台:舊時地方大吏的官署與居住之所,此指節度使府。仆射:官名。仆是“主管”的意思,古代重武,主射者掌事,故諸官之長稱仆射。魏晉南北朝至宋的仆射,專指尚書仆射而言。甪裏先生: 漢代的一位著名隱士,“商山四皓”之一,曾被呂後說服下山力諫漢高祖劉邦廢太子。劉禹錫此時為太子賓客,故以甪裏先生自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