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村長他們就這麼呆呆地坐在了田邊,一直到衙役來找他,才不得不離開了。

直到蝗災已經過去了,他依舊都有些感覺有些不真實。

王老頭看向他問了一句:“官差來是啥事?”

孫村長看了村裏人一個個哭紅的眼睛,嘴角扯出一個不算好看的笑容:“他說蝗災過去了。”

劉春抬起袖子摸了一把眼角的淚:“過去了不是好事嗎?你幹啥一副這個表情。”

孫村長看了看良田上的漁網:“這些漁網讓它再保護著糧食一段時間吧,等到秋收的時候,我們再把它們收起來。”

村裏人看著這不算好看的漁網,這可是救了他們的命,以後都要好好留著。

宿祈年家裏沒有良田,不過也是幫著大家一起對抗了蝗災。

村裏人要說最感謝的,可能都還是宿祈年家,不是他們家出的兩個點子,他們可能糧食都保不住。

就算有火堆有什麼用,難道他們還能把糧食都放火燒了?

宿祈年家的房子在秋收之前是蓋不好了,不過對此他也不著急。

孫村長可是說了,他們家的老宅他想住多久都行,也不要他的房租。

宿祈年帶著宿晚檸進城的時候,路過一些村子,能看到他們良田上都還罩著漁網,和柳葉村一樣,不敢取下來。

這一場蝗蟲過境可是把百姓們嚇得夠嗆,都不敢在這節骨眼上充英雄。

今天宿祈年可是要完成宿晚月交代的任務,找到合適的耳環配飾,這事可是耽擱了不少的時間了。

再耽擱下去,自家大閨女都要不高興了。

宿晚檸看著街上人來人往,不少難民都得到了安置。

因為防治蝗蟲的辦法奏效,讓不少城池的百姓免於了蝗災,保住了糧食。

陶元良開放了平糧倉,安置了受災的百姓,幫助他們重新回到家園。

現在街道上還能看到不少背著包袱準備返鄉的百姓,他們家鄉還有良田,隻要熬過了這個青黃不接的時候,他們就能繼續生活下去。

宿祈年去酒樓找了臨掌櫃:“臨掌櫃。”

臨掌櫃看到他的時候笑道:“你可是有許久沒來了。”

宿祈年笑著解釋:“這不是忙著蓋房子,就很少來城裏了。”

臨掌櫃有些不解地看著他:“你們家不是才蓋了房子,還挖了水井嗎?怎麼又要蓋房子?”

宿祈年和臨掌櫃認識的許多年了,並沒有隱瞞韓家買了他們家宅子的事情。

臨掌櫃聽完之後微微一愣,隨即笑著搖頭:“原來說的是你們家啊!”

宿祈年並沒再多作解釋,而是向他打聽了做首飾材料的人。

臨掌櫃聽完之後想了一會:“一般首飾都是銀樓自己有匠人做的,像你這樣單獨購買一些部件的還真沒聽說過。”

宿祈年心裏沒有底,銀樓的匠人一般都是簽了賣身契的,想要找人做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除非有人牽線搭橋。

臨掌櫃:“我先幫你打聽看看,要是有人願意做,我讓夥計去給你送個信。”

宿祈年拱拱手:“多謝了,臨掌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