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1 / 1)

當人們論起中國曆史上有卓著功績的帝王時,第一個就會想到“秦皇漢武”。秦始皇續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禦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完成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他勾勒出了中國兩千年封建統治方式的藍圖。漢武帝則進一步鞏固和統一並完善了君主製主義中央集權製度。可以說,漢武帝與秦始皇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漢武帝從公元前一百四十年即位,到公元前八十七年去世,執政五十四個春秋,他在位的半個多世紀裏,中國封建社會處在充滿生機勃勃的改革與發展年代,他以畢生的努力和堅持不懈的奮鬥,為中國發展做出了貢獻。

漢武帝在繼承、發展中國傳統文化方麵,做出了突出貢獻。他尊儒術,把儒術學說定為官學,確立了封建地主階級的統治思想,在尊儒術的同時,他又注重法製,對其各家各派的優秀學者加以提拔任用,讓優秀者在朝為官。他下令大力搜求遺書並形成製度,如置寫書之官,建藏書之所等。搜求遺書推動了古籍整理、目錄學、經學、史學、文學和各種學科的發展與繁榮。

漢武帝雄才大略,有強烈的使命感和遠大的政治抱負,他統一了中國,奠定了現代中國遼闊疆域的初步基礎。他以大無畏的精神,北擊匈奴,使匈奴之兵聞之喪膽,邊境得以安寧;他經營西域,使西域三十六國臣服;他經營遼東以東地區,在今朝鮮境內置樂浪等四郡。此外,他還統一了西越、西南夷等地。

漢武帝在有生之年還孜孜不倦地興修水利,其數量之多,地域之廣,在兩漢以前的皇帝中,無人能出其右。他還大刀闊斧地進行了經濟改革和政治體製改革,其改革措施反映了中國封建製度的演變和發展,對後世有深遠的影響。他在統一中國的過程中,派張騫出使西域,打通了中西交通的絲綢之路,促進了中西經濟、技術、文化的交流。

但漢武帝一生犯的錯誤也很多,作為一位封建皇帝,他也有冷酷殘忍、貪婪無厭、縱情淫奢、迷信鬼神的局限性。然而,漢武帝以其光耀千古的豐功偉績在中國曆史上占有突出地位。漢武帝的貢獻不僅限於漢朝一代,而是超越百代,影響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