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賞寶大會(3 / 3)

梅玉口說得輕鬆,心還是緊張的,最主要的還是為了他的大哥——聖僧建帝。 

若是西南都護易人,聖光寺在這裏就岌岌可危了。 

鄭和歎了口氣道:“皇帝是有這個意思,這是一舉數得的: 

“第一,調開一支重兵遠離原,減輕朝廷的壓力。 

“第二,潞王與沐王府素來不和,置重兵於西南夷,可以相互製衡之效。 

“第三,朝廷可以收回那個州,每年又多了幾十萬兩的稅收納貢。” 

梅玉歎了口氣道:“皇帝倒真會打算盤。” 

鄭和道:“是的,皇帝計算很精明,不過卻不是為了他自己,而真心是為充裕國庫,他在該花的地方很大方,例如修長城、浚江、淮河、黃河,開水渠等國防民生大計,動支幾千萬,連眉頭都不皺一下。” 

“也難怪他的錢老是不夠。” 

“所以你這兩億銀人庫,他會高興得從夢裏也笑醒過來,不過這些珠玩若是人了庫,就不能變賣了,否則傳出皇帝賣東西,帝家威嚴何在?” 

梅玉笑道:“這倒也是,有幾件值錢的玩意兒,都是獨一無二的,如果在延上公開展示之後,以後連偷偷地賣掉都不行,看來還是必須先脫手才行,總監可以……” 

鄭和連忙道:“咱家不能經這個手,因為咱家職司密探,皇帝最忌密探人員插手財務,因為那樣最易生弊端,咱家也深以為然,所以咱家想還是元帥自己經手的好。” 

“我自己去?” 

“是的?這麼一大筆銀,元帥還是自己跑一趟的好,那是打消潞王野心最好的方法。” 

“這個我又不懂了。” 

“光是海上就有這麼好的收入,皇帝如何舍得交給別人呢? 

潞王那人極不安分,絕不會像元帥這樣涓滴歸公的,如果他在邊夷而手又有了大批金銀,必然會更不安分,所以皇帝絕不會考慮他出任西南夷了。再者,此行還有一個好處,潞王謀元帥甚力,京同館,住了幾個外國人,在他的支使下,投告元帥的劫財殺人,皇帝是派咱家來了解一下,元帥正好親自去辯解一番。” 

梅玉深思片刻後才道:“好!看樣我也是非跑一趟不可了,就等總監公畢,總監的便船回來。” 

鄭和此來的主要目的為裝取藏金,然後有幾個地方尚未臣服拜貢,以天朝雄大的軍力,倒是不能克服這些問題,很快就公妥回程了。 

梅玉也搭乘了便舟東旋,船隊在天津衛入港,但梅玉的那條船卻在東海就折向,在連雲登陸,然後一直車馬陸行,直抵揚州。 

綠楊城郭,十裏珠簾,這座曆史古城一直就是繁華的代表,原因無他,隻因為他掌握了全國最重要的民生必需品的運彙心——鹽。 

不吃飯會餓死,不吃鹽也會病死,而不吃飯還可以用雜糧代替,不吃鹽卻無物可代。 

揚州不產鹽,然而它卻是鹽的轉運心,所有的大鹽商都集此地,而鹽商們個個都富可敵國。 

揚州有全國最豪華的宅第園林,也有著數不盡的大富翁,正因為有錢人多,那些專為有錢人辟設的行業也應勢而生,珠寶業便是其之一,有錢人身上如果沒珠光寶氣,那就等於是讀書人不著青神頭巾,襯托不出身份了。 

揚州有很多家很有名的珠寶號,賺了揚州人不少的錢,可是這一天,獅林卻讓所有的珠寶者黯然失色。 

獅林不是珠寶號,它隻是一所很有名的園林,以前是一位大官所有,那位大官後代孫不肖,保不住家宅,所以這園林已數易其主了。 

現在的主人姓梅,字雪雨,是位世家公,也是揚州一位名士,詩書畫都很有造詣,家世豐厚,祖籍金陵,梅公在鄉試高會元之後,就無意仕進,心慕揚州風月,買下了獅林,住在裏麵過他的遊歲月。 

他平素就交遊廣闊,家請了最好的廚司,賞梅、賞雪、賞菊、賞桃柳,經常客不斷。 

這一天,他忽然廣發柬帖,不管認不認識,凡是富戶都有一張,邀請他們到獅林園參加賞寶大會。 

帖上說,他有位族兄,剛從海外域異歸來,攜有珍奇異寶萬件,在獅林公開展示,若有人看得喜歡,也可以議價買走。 

梅雪雨公是維揚名人,自然具有相當的號召力,但吸引人的還是所謂萬寶展示會,揚州的那些富戶們喜歡爭奇鬥勝,也喜歡較量財富,家裏有了一樣新奇東西,一定大宴親友,公開炫示一番。 

而這時候,正值西洋的巧技引人國,有許多機巧或雕刻製品,巧奪天工,成為家家爭相珍藏的珍品,這次的帖上竟有萬件之多,怎麼不吸引人呢? 

到了那一天,他們才發現這次盛會更難得了,在發出帖時,帖上已經聲明是憑帖參加,每份帖招待兩人。 

有些不以為意,自以為財大氣粗,攜家帶眷,帶了一大批的人到獅林,結果硬是受了擋駕。 

看門的是揚州總督府的副帥帶領了標下親兵,由總督府的老夫親自審驗帖放人。 

總督府的副帥,此人在揚州府已是大人物,居然落得來守門,那些客人也傲不起來了,乖乖地遵守秩序,沒帶帖的立刻叫人回家去拿帖、帶人太多的也乖乖地把多餘的眷口帶回去。 

其實,以這些大老爺的脾氣應該是回頭拂袖而去,但人有時就這麼賤,規定越嚴,越是想進去瞧瞧。 

能夠得到副帥前來站門,可以想像得到主人的身份,這種大盛會如果不參加,豈非遺憾終生。 

等他們進入到裏麵之後,才真的是眼花繚亂,有許多東西簡直是見未所見,聞所未聞。 

陳列室有幾十間,每間都擠滿了人,也都有人在那兒說明講解,讚歎之聲,此起彼落,不絕於耳。 

價錢當然驚人,但嚇不倒這些揚州富戶,他們反正有的是錢,隻要擁有的東西能壓倒別人,多花些錢可不在乎,何況那些東西也的確珍貴迷人。 

梅玉是梅雪雨的族兄,兩個人是從小在一起的玩伴,性情也差不多,梅玉後來一連串冒險傳奇的經曆,使得梅雪雨萬分欽折羨慕,所以梅玉這次上門要求幫忙,他真是喜出望外地答應了。 

而梅玉後半段的舉動,卻更令他驚異莫名,因為梅玉又召來了揚州總督,江南巡撫和揚州知府,當麵下了許多指示,叫他們立刻遵行,看到那些軍政首長唯唯諾諾之態,梅雪雨才知道這位國公族兄權勢之盛,所以對梅玉後來的要求也毫不考慮地答應,否則就是發帖一事就得多加考慮,帖上規定嚴對主人倒沒什麼,但發出帖後沒人來,顏麵上未免就難看了。 

約令除了展示室之外,還有一間貴賓室,隻有七位客人被邀請進了貴賓室。 

這七個人,自然是揚州地麵上的風雲人物,他們也感到了很有麵,還著自己的夫人進了貴賓室。 

他們的夫人自然也經過刻意的打扮和裝飾,每個人都是珠光寶氣的,但進入室內,他們就驕傲不起來了。 

首先是看到總督大人和巡撫大人落座下首,陪著一位三十多的魁偉丈夫,做主人的梅雪雨在主位上起立相迎。 

介紹到那位貴客時,才使他們肅然起敬。 

一等汝國公的頭銜唬不住人,朝廷封的國公太多,有的已經沒落了,西南夷都護使的官有多大,一般人也不清楚,但元帥兩字卻不是隨便可稱呼的,這些都不如梅玉兩個字來得響亮。 

梅玉是個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他的故事已經被大家像講故事一樣地傳誦著,現在看到了真人,立刻使人與有榮焉的感覺。 

然後梅玉介紹了他的兩位夫人韓氏姐妹,兩個人身上所佩的寶石立刻也令那些富婆們黯然失色。一顆顆大如鴿卵的紅寶石,平時一顆已屬難見,而韓玉玲項下所掛的那一串竟然有三十顆之多。用白金的底座嵌好,再襯以黃金的鏈,使人眼花繚亂。 

介紹了各人身份後,梅玉談到主題,他說這些都是從海盜處擄獲的戰利品,本來想歸獻朝廷,但皇帝的意思卻希望它能轉換成現銀,因為朝廷為充實國防,開浚運河,極需款項,朝廷不便把寶物拍賣,因此要他以私下的身份拍賣,揚州是天下首富之地,所以他打算在此地拋售,請大家多多捧場,以利國利民。 

一番話說得大家暈淘淘的不說,梅玉還公開的表示,出力多的人,他會奏請朝廷,予以表揚。 

買進來的東西也是稀世奇珍,何況還可以得到朝廷的明賞,弄塊禦筆親題的匠額懸在大廳,那又是何等的風光體麵,這是花錢都買不到的殊榮。 

梅玉第一項競賞的就是韓玉玲項上的紅寶石項鏈,結果被一位富豪以三千萬兩高價購入,由韓玉玲親自除下,戴在那個婦人勁上時,那位婦人差點樂昏過去。 

以後幾樣奇珍也紛紛被高價購去了,梅玉留下的這二十件奇珍很絕,種類、品質、性能完全不同,每件都是天下獨一無雙,使擁有者心理獲得滿足,所以七位貴賓、至少每人都搶購得一件。 

梅玉的生意眼很夠,他先造成喧赫的聲勢,以人們愛慕虛榮的心理來推出那批珍寶,果然十分成功,原本他估計能值兩億的珍奇,結果多賣了七千多萬。 

假如由一般的珠寶行來承銷的話,最多隻能賣到一半的價格,而梅玉的這一次獅林盛會,給揚州城帶來了兩個大影響,一是揚州的珠寶號,在兩年內幾乎沒生意可做,因為梅玉一次就吸盡了揚州富戶的購買力。二是獅林成了貴重物品的代名詞,獅林不是珠寶號,但是一件珠寶古玩,如果說成是獅林出來的,身份就不同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