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時空輻射的影響,徐凡的力氣變得極其大,可以說是力能拽牛,他背起300多斤的木材,不說是身輕如燕,但卻基本上不影響行走,走一趟十幾裏的地到縣城,隻能勉強感到疲勞。他力氣大,反而發揮出他作為樵夫的優勢,不管是砍樹劈柴,還是背木柴都比陳林多。
9月是村民們青黃不接的時候,糧食隻差不到一個月就可以收獲,但家裏的存糧卻已經見底了,很多村民隻能以野菜為生,同時減少出行,以減少消耗。而現在他們可以捕魚,就解決了這最後一個月糧食的問題了,魚肉吃多了雖然腥,但總比餓死強。
而蚯蚓養殖的技術阿勝他們本就懂,兒子教老子,很快擴散被所有村民知道了,他們也開始弄一個小型的蚯蚓田。
有良心是賺不到錢的,陳家裏的村民都處於餓死的邊緣了,徐凡做不到用學生的束脩來賺錢,所以這些束脩徐凡又通過午餐全部返還給學生了。
徐凡隻能找兼職來賺錢,而徐凡找來找去,發現這個時代適合他的工作居然隻是樵夫。
徐凡教人讀書識字還看不出多大效果,但他弄的捕魚竹籠已經讓整個陳家裏受益了,當初村民看到徐凡收獲不菲的時候,就有村民上門求教徐凡,而他也是來者不拒,很快整個陳家裏的村民都懂得如何製造捕魚竹籠了,這些魚解決了陳家裏村民很大的問題。
現在整個陽縣的百姓提起陳家裏的小子就沒有不羨慕的,提起陳家裏的徐夫子總是恭敬說一句賢人呀!
這一個小小的改變讓陳家裏的產蛋量提升了3倍,而在貧瘠的鄉村,雞蛋的作用比秦半兩都要大,可以換糧食,布匹,食鹽等一切貨物。可以說這些意外的雞蛋把村民從死亡線向上拉了一把。
9月5日,陽縣郊區。
但在陳林看來這卻是,其他村民偷竊徐凡家傳本事,而偏偏徐凡滿不在意,所以陳林才會如此恨鐵不成鋼。
“私塾做成你這樣的,傳家的本事也亂教,束脩卻沒有收到多少,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說你!”陳林背著剛剛砍下來的木材,對徐凡恨鐵不成鋼的說道。
“徐夫子又來賣柴了!”兩人來到城門口,守城士兵主動和徐凡熱情打招呼道。
“是呀!”徐凡感受到在這個時代有一個好聲望的重要性了,即便是這些士兵對自己也是異常恭敬,他進入城市可以先買東西,後交城門稅。
求收藏,求舉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