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創業第十一步:創業期納稅管理(2)(1 / 3)

即納稅人從事各項主要經營活動而取得的收入。包括商品銷售收入,勞務服務收入,運輸、營運收入,利息收入,工程價款結算收入,工業性收入,以及其他業務收入。

2.財產轉讓收入

即納稅人有償轉讓其各類財產所得的收入,包括轉讓固定資產、流動資產的收入。

3.利息收入

指納稅人由資本資源或收入欠款而形成的收入,包括購買各種債券等有價證券的利息、外單位欠款而取得的利息等。

4.租賃收入

指納稅人出租固定資產、包裝物等財產而取得的利息等。

5.特許權使用費收入

指納稅人提供或者轉讓專利權、專有技術、商標權、著作權等而取得的收入。

6.股息收入

是指納稅人從股份製企業中分得的股息、紅利收入。

7.其他收入

指除上述各條收入之外的一切收入,包括固定資產盤盈收入,罰款收入,因債權人原因確實無法支付的應付款項,物資及現金的溢餘收入,教育輔加費返還款,包裝物租金收入,接受的捐贈收入等。

第二節 稅務籌劃

190.什麼是稅務籌劃

稅務籌劃是指在稅法允許的前提下,通過對納稅人經濟活動的計劃和安排,以實現稅負最低的一種合理、合法的行為。稅務籌劃應當發生在實際納稅之前,是在法律許可的範圍內,通過對籌資、投資、理財等事項的事先安排和籌劃,充分利用稅法所提供的包括減免稅在內的一切優惠,可以獲得最大的稅收利益。

企業的稅務籌劃與偷稅、漏稅決不是相同的概念,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為在稅法規定的範圍內,當存在著許多納稅方案可供選擇時,企業采用稅收負擔最低的方式來處理財務、經營、交易等事項。節稅的實例不勝枚舉,比如對企業經營組織形式的選擇,許多國家對公司和合夥企業實行不同的納稅規定。企業出於減少自身稅收負擔的動機選擇有利於自己的經營組織形式,而這種選擇與立法精神不矛盾時,就是節稅行為;再比如對資本結構的選擇,是利用自有資本還是借人資本,這兩種方式的稅收負擔是不同的,這也需要進行稅務策劃;又如對稅收傾斜政策的選擇,稅法規定:外商投資企業的稅率為33%,而沿海經濟開發區的生產性企業的稅率為24%,設在經濟特區的則更低為15%。外商如選擇稅負較輕的地區進行投資,則完全符合國家的政策導向和立法意圖,國家對這種行為不僅不會反對,而且還會加以鼓勵。這樣,企業可以在一係列經營活動中尋找選擇與立法意圖不相悖、同時又對自己有利的稅務籌劃事項。又比如,1994年頒布的新稅法中增值稅條例規定,納稅人分為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當企業年經營額較小,財會製度不夠健全時,可申請小規模納稅人。作為小規模納稅人既有有利的一麵,也有不利的一麵,當某企業由於享受抵扣的進項稅額較少,同時沒有增值稅發票又不太影響企業業務時,申請小規模納稅人就是一種節稅行為,並且完全與立法意圖吻合。總之,企業稅務籌劃不同於逃稅(采用非法手段),也不同於避稅(采用非違法的手段),這一點是您首先應當弄清楚的。

191.企業稅務籌劃有什麼意義

企業稅務籌劃會產生多重效應,對企業而言主要是促使企業精打細算,增強企業投資、經營、理財的預測、決策能力和準確度,提高自身的經濟效益和經營管理水平,壯大企業實力和競爭力。

在現代經濟生活中,對於企業而言以最小的投入獲取最大的收益,是每個企業從事其生產經營活動的直接動機和最終目的。等量的資本投入,投資成本越低,投資收益就越高;等量的營運資本,營業成本越高,營業利潤就越低。

決定企業生產經營成本高低的因素很多,稅收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決定因素。在當今世界各國普遍實行的多種稅、多次征的複稅製的稅收環境中,流轉稅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企業營業成本的大小;所得稅的多少直接影響到企業投資成本的高低。

就單個的生產經營者而言,稅收的無償性決定了其稅款的支付是企業資金的淨流出,沒有與之直接相配比的收入項目。從這一角度看,企業運用稅務籌劃所節約的稅收支付等於直接增加了企業的淨收益,與降低其他成本項目具有同等重要的經濟意義。

總體而言,企業稅務籌劃一般會使企業達到節約稅款支出的目的。這樣,在一定時期內待分配的國民收入為一既定量的前提下,稅務籌劃的結果使納稅人所分得的國民收入的份額相應增加,而政府所分得的份額相應減少。至於這種分配結構的改變對整個社會經濟的影響,則應聯係一定時期國家的宏觀財政經濟狀況進行綜合考察。

企業稅務籌劃行為,從某一角度看,也是企業對國家稅法和政府稅收政策的反饋行為。如果政府的稅收政策導向正確,節稅行為將會對社會經濟產生良性的、積極的正麵作用。可以說,正是由於稅收對企業具有激勵功能,才使得稅收的杠杆作用得以發揮。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追求經濟利益是企業經營的根本準則。企業通過精打細算,在稅法允許的範圍內降低自身的稅收費用,從而增大自身的經營淨收利益和經濟實力。由於企業自身具有強烈的節稅欲望,國家才可能利用稅收杠杆來調整納稅人的行為,從而實現稅收的宏觀經濟管理職能。可見,在多數情況下,節稅與稅收的杠杆作用往往是共存的現象。有鑒於此,目前國際上不少國家對節稅都表現出讚許或是鼓勵的態度。在國外,有不少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和稅務谘詢機構都承接客戶委托,開展稅務籌劃業務。在建立和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過程中,國家不會對納稅人的稅務籌劃加以反對,因為這將會抑製稅收調節作用的發揮。鑒於目前我國的現實情況,國家已經參照國際上流行的做法,成立稅務代理機構和委托會計師事務所等社會中介機構,為納稅人提供稅務代理和稅務籌劃服務,以利於國家經濟政策通過稅收杠杆,更快更好地貫徹到現實經濟生活中去,所以稅法籌劃的前景還是非常看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