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耘在一家公司裏做網絡推廣,呆了一年。林耘很清楚自己會離開這個公司的,網絡推廣部隻有她一個,工作上不能和別人交流,沒有頭腦碰擊,沒有爭論競爭,老板對她的工作也不是很滿意。再加上公司效益很差,員工們接二連三走掉的人很多,現實擺在眼前,未來卻很迷茫。呆了一年,耍了一年,以前學的那些東西都快忘掉了,腦袋也生鏽了,連跨出去的勇氣都少了。林耘感慨:悠閑誤事!
前兩天,公司領導找她談話,說她簽的一年合同到期,公司不準備續簽,讓林耘做好找新工作的準備。突然的變故讓林耘慌了手腳,原來對自己的放縱也是害了自己,到頭來讓人踢出了門外。
還記得以前辭職的時候是多麼的開心,一種解脫的愉悅讓林耘振奮很久,出去旅遊,三兩個月不上班,心中有美好的希望,覺得以後會過得更好,會找到更好的工作。而這次,沒有了愉悅,卻是滿懷惆悵。沒有工作,也沒有男人,對於一個二十五歲的女孩兒來說是多麼的恐慌。
失戀、失業,讓林耘對未來的美好很是懷疑。曾經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兒在庸庸無為的時間裏化作了荒漠裏的一棵孤獨野草瑟瑟發抖。迷茫,是青春最大的殺手!
林耘離開公司的那天,沒有任何牽掛,呆了一年的地方,讓她感到自己猶如行屍走肉的地方。
閑在家裏的林耘一邊投著簡曆,一邊自言自語。林耘一直不清楚自己要幹什麼,什麼事情能幹好。朋友們都勸她隨便找個工作先養活自己再說,可是畢業三年的林耘卻不想再這麼將就了。將就是對自己生命的浪費。
要做什麼呢?她不清楚。不做什麼,林耘卻很清楚——她再也不做網絡相關的工作。她想要一份有人情味,可以與人交流的工作。原本就不愛說話的林耘被這類網絡工作折騰得更加麻木,她有時候竟然忘了自己還可以說話。每次說話都是那般的緊張,喉嚨幹啞,四肢硬邦邦的。她發覺自己已有了語言表達障礙。現在,她唯一想做的就是突破這個障礙。
林耘是自卑的,害怕在人前表現。上高中離家之後很是孤獨,原本就不知道怎麼與人交往,離家後看到那些生龍活虎的同學們卻更加的孤獨。林耘總是聽到那些女生們說長道短,林耘告訴自己:去評價別人之前先看看你有沒有資格。林耘是孤獨的,她的孤獨源於她對自己的許諾。
正是由於從小的體驗,林耘一個人也能活得很好,不怕孤單。閑置在家的林耘每天都有新想法。她想起了媽媽做的蘿卜條,便買來了材料,尋找著記憶中媽媽的做法,醃製了一小缸泡菜。李曉嫻鼻子靈,老遠就聞到了泡菜味,還誇她做得有模有樣。隻是,林耘忘了一個步驟,在缸沿上加水防止泡菜黴變。當她計算好泡菜出缸之日揭開蓋子的時候,頓時愣住了,裏麵的泡菜全部發黴了,那是她花了整整一天做出來的泡菜還沒來得及品嚐就要被扔掉。這件事著實讓林耘難過了一陣。但是從來都喜歡嚐試的她卻從來不嫌麻煩,失敗不要緊,最怕的是不敢去嚐試,這是林耘的信條。於是又有電飯煲烤蛋糕,編各種結,一個人逛街發現稀奇玩意兒。沒有工作的日子並沒有那麼難過,隻是少了經濟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