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認同自己(1 / 2)

林娟一家人入住公租房,她讓林耘林桐去他們新家玩。

對於林娟,林耘心裏有說不出的情感。大她一歲多的堂姐林娟,高中沒畢業便到城裏來做工,從飯店傳菜員,到商場銷售員,她做過很多份工作。林娟很討厭她的父親,也就是林耘的三伯。老實本分的三伯有一男一女,大兒子因小的時候生病打錯針而有些癡傻,三伯為了兒子能娶上一個媳婦,做著苦力活,掙了幾個血汗錢。三伯重男輕女思想很嚴重,他沒有放棄癡傻的兒子卻對不理不顧健全的女兒。小的時候,林耘林桐高高興興上學的時候林娟每學期都因學費沒有交而延遲幾周上學。林娟小的時候學習成績還不錯,可是因為她沒有林耘一樣的父親,她的求學之路變得很艱難。好不容易上了高中的林娟因父親的漠視而變得叛逆,上完一學期便進城打工。林娟的老公是退伍當兵的,沒有多少謀生技能,燒得一手好菜,他是一個沒有多少進取心的男人。兩人結婚七年,女兒都六歲多了,日子過得一直很窘迫。

林耘不喜歡去林娟家裏,她害怕。她看到這個堂姐過得如此潦倒,她不忍心,但是卻也沒有能力給予她任何幫助,見她一次便會揪心一次。一直經曆著貧窮的林娟看似並沒有多大的不幸,或者說她對生活已經看得很開,在大家麵前表現出來的都是一副笑臉。生活的磨難已刻在她的心上,但她卻沒讓它刻在她的臉上。相比很多受過高等教育的年青人來說,她更能懂得如何看淡生活。

當林耘也經曆過一些生活磨難的時候,她不那麼害怕見到她的堂姐了。生活是公平的,人人都會經曆苦痛,隻是先來後到的問題。

林耘提著給琪琪買的牛奶,林桐抱著給堂姐家的一副碗筷擠進了開往郊區公租房的公交車裏。公租房的設施配套已經很齊全,小商小販在街道四處擺著地攤,這裏高樓林立,住了幾萬外來務工在城裏買不起房的人口,這裏更像是獨立於城市之外的一個夾心之城。這個城市少不了這些夾心們,他們做著城市裏最髒最累的活兒,拿著比城市人少了幾倍的工資。這個城市容不下這些夾心們,城市發展速度之快,房價上漲之勢趕超了夾心們接收新思想的速度。

林娟叫上了他們的親朋好友來慶賀。公租房現在之於他們一家的意義就是安身立命的家園,雖無所有權,但有很多精神寄托。吃過飯後,林耘林桐跟著林娟去了離飯店一站地遠的新家。走進屋子,一室一廳五十來平,配套設施齊全,對於三口之家是窄了一點,卻好過與人合租,一家人擠一間房的日子。林娟抽著煙說她太高興了,雖然是公租房,但是好歹也是一個家,琪琪上學的事情也解決掉了,她說她很滿足。

以前林耘對申請公租房這事還是很計較,可是兜兜轉裝這麼些年,她覺得自己和萬萬千千來城裏務工的人沒有什麼區別。可能多讀了幾年書,多認得幾個字,可是並沒有多多少生存技能,多的隻是把自己與這些夾心人隔絕的頑固。現在,她卻能欣然接受住公租房這件事。生活很奇妙,越想擺脫就越擺脫不掉。

有時林耘在想,上天原本造人時都是抱著公平的態度的,隻是人們在各種環境裏呆久了形成了固定思維模式,認為自己不如人,認為城裏人比農村人高等。結果,最後,終究還是要對上天說對不起,因為眼中的不公平隻是因為自己接受不了自己,不認同自己,最後導致了自己懲罰自己。

李曉嫻終於知道周立明對其父母為何是如此惡劣的態度。周立明出生在一個三線城市,父母是工人。小時候他的父母經常打他,父母在家不管他是否有飯吃,叫喊著周立明跑到食堂打回來一家人的飯菜。因為對父母的畏懼使他要在他們麵前小心翼翼,從小就知道要去討好父母的他害怕哪一天他們不送他上學。終於大學畢業,他有一份不錯的工作,他擺脫了他的父母。周立明對李曉嫻說,以後他絕不會打他的孩子。

當聽到周立明的成長環境時,林耘也震驚。難怪平時看到的周立明是如此小心周全,一種想像男子漢那樣粗獷卻又被什麼牽絆似的扭扭捏捏之態。

李曉嫻說她知道周立明的病根之後會看得開些,至少知道應該如何去開導他。女人的惻隱之心被無數聰明的男人利用,而林耘相信曉嫻會在這種關係進退自如。

林耘和李曉嫻發現在沒有關愛環境下成長的男孩子們更容易導致性格偏激,比如周立明,比如王路,比如張家康。男孩兒們因為成長環境所致,對愛會變得遲鈍,變得不自信。女孩兒們更能體會父母的辛苦勤勞,更會懂得換位思考,即使小的時候沒有得到足夠的愛,她們也會心向美好追逐著愛。這是男女對愛的不同反映。

劉樂樂恢複了沒談戀愛之前的狀態,那朵大大的太陽花。趙安洋辭掉了外地的工作,應允了他對樂樂的承諾回到了山城。

這天,劉樂樂帶上趙安洋向在眾多好友麵前秀恩愛。這是朋友們第一次見趙安洋,眾人期待了好久。趙安洋是一個內秀的男孩兒,和劉樂樂的外放形成了鮮明對比。飯桌上,劉樂樂和朋友們豪放說笑,趙安洋隻是在一旁微微笑著,為她加水夾菜,眼裏的柔情照亮了豪情的太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