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節 靈符(1 / 2)

那是隻有玉兒才可能得見的事,因為她是這位畢生修煉之人的寶貝女兒。

修煉所追求的,那個飄渺的目標,一直在似近似遠處存在,這一點他並沒有斷過念想,但它是隱匿而不可言說的。因為在這條路上,並非沒有他所認為的奇跡的出現,那隻是有關一本書的事:

-----那時他還入道不久,卻造就了現在的天靈宮。一日,忽覺昏沉,迷蒙中,見有紫雲自西北近樓,混元天尊乘白馬,侍從二童子,對他說,“我昔時將入流沙之日,藏一匱靈符在桃林故關,汝可取之。”然後就不見了,醒來時覺得象是一個夢。

這個夢卻讓他視為真有其事,便去往中土,到了那個叫桃林縣的地方,去往南十二裏的故函穀關墟,卻見有紫雲中一隻白兔,現於枯桑之下,於是掘土,下到水際時,得石函經匱,見其中有一本書,翻開時,那些看不懂的文字,卻放出五色光來,他相信靈符就藏於在其中。他因此而將此物供奉在天靈宮,時間也就因此而過去了很久。

那日梵天來,實際上是想取此物,隻是因為有那個人在,這靈符便自行作法,梵天才不得不退去。雖然他因此而失了元神,卻有靈符護佑,得以等到玉兒他們回來。

所以說,那個人和這本書中藏有的靈符,都是不可少的。

而這本天書中的文字,他隻能通過反複無數次的研讀,才有間或的所悟,他把感悟寫成了現在的文字,而這樣一個日複明一日的功課,玉兒會看到,因為她從小就在這樣一個獨特的環境中長大。

當然,那些感悟的文字,因此而成了另一本書,這是他寫的書,如同他在這條路上所走的每一步。

而所謂感悟,仍是需要借助它物,才有可能。這些它物,不過就是那些塵世間的人所寫的書,成為文字,卻有了脫離原有諸事的意義,它們因此而有另一種存在,存在於精神的世界之中,因此,它們是他向上而行的階梯。所以,他以很長的時間,耗費很多精力,把它們從各處收集而來,堆砌在麵前,那是他要翻越的一座座山,越過它們,他就能獲得他所要的自由和不朽。

隻不過,那個人,是他最後一座難以翻越的高山,他與這靈符,是一體的,對他來說,這座最後的高山,是天與地之間的連結。

但是,看起來,它們之間,也就是兩條不同路徑的交彙處,和它們的分叉點,是同一的,這便是困惑之所在:他的過去,是和那個人連在一起的,但是,他欲從塵世解脫,卻不能離開他,因為他和靈符,不可分。

貪狼要一本書,這是他所希望的。玉兒偷走了一本書,他卻沒有發現,因為他和他的那本書,已經成為一個獨立的存在。

-----

玉兒知道,老祖宗寫的這本書,老祖宗卻不知道她所想的全部。

其實,一時的所想,在那時的存在,是不是一種存在,仍然要看你是否有所悟。

是貪狼的話,讓玉兒從那一片時隱時現的光明中,走出來,這個現在的在,是這樣具體,男人就是這個具體中的具體,她既然從她的所思中走出來,就會因為具體而重新陷入實在的細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