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心靈是一個待開發的處女地,我們要用愛的哲學開發她,用仁者愛人的理念灌溉她,用友好互助的春風吹拂她,直到人性的花朵處處開遍。關愛的方式無窮無盡——病榻前的幾句問候,邂逅時的一個招呼,就餐時的一個邀請,冒犯時的一句真心致歉,衝突時的一個主動謙讓,憂愁時的安慰,挫折時的鼓勵。隻要我們願意,就可以把關愛的行為體現在每一個細節上。
再苦也要笑一笑:
一顆愛心是這個世界上最珍貴的財富,一顆有愛之心、一顆善良之心總會讓這個世界閃閃發光。愛心也最終能贏得別人的愛和事業的成功。
★掌握愛,力量無比強大
愛心具有強大的力量,因為這是一切成功的最大秘密。要讓愛成為最強大的武器,沒有人能抵擋它的威力。
這是發生在美國的一個真實故事:
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一對老夫婦走進一間旅館的大廳,想要住宿一晚。值夜班的服務生說:“十分抱歉,今天的房間已經被早上來開會的團體住滿了。若在平常,我會送二位到別的旅館,可是我無法想像你們要再一次置身於風雨中,你們何不待在我的房間呢?它雖然不是豪華的套房,但還是挺幹淨的,因為我必須值班,我可以在辦公室休息。”
老夫婦大方地接受了年輕人的誠懇的建議,並對給他造成的不便致歉。隔天雨過天晴,老先生結賬時,櫃台裏仍是昨晚的這位服務生。這位服務生依然親切地表示:“昨天您住的房間並不是旅店的客房,所以我們不會收您的錢,希望您與夫人昨晚睡得安穩!”
老先生點頭稱讚:“你是每個旅館老板都夢寐以求的員工,或許改天我可以幫你蓋棟旅館。”
幾年後,就在大家都不記得這回事的時候,這名服務生突然收到一封寄自紐約的掛號信。信裏描述了那個風雨的夜晚發生的事情,並邀請他去紐約遊玩。信中還附上了一份邀請函和去紐約的來回機票。
在抵達紐約曼哈頓後,服務生見到了這位當年的旅客。老先生指著街口的一棟華麗的新大樓說:“這是我為你蓋的旅館,希望你來為我經營,可以嗎?”這位服務生驚奇莫名,說話變得結結巴巴:“你是不是有什麼條件?你為什麼選我呢?你到底是誰?”“我叫威廉·阿斯特,我沒有任何條件,我說過,你正是我夢寐以求的員工。”
這家旅館就是後來全球著名的希爾頓飯店。1931年啟用,是紐約極致尊榮的地位象征,也是各國高層政要造訪紐約下榻的首選。
當時接下這份工作的服務生就是喬治·波特——奠定希爾頓飯店世紀地位的人。
是什麼樣的態度讓這位服務生改變了他的命運?毋庸置疑,他遇到了“貴人”,可是如果當天晚上是另一位服務生當班,會有一樣的結果嗎?正是他奉獻了自己的愛心,才使自己的命運得到改變。雖然是帶有機遇性的偶然事件,但是卻包含了必然性的因素。
二戰中盟軍統帥艾森豪威爾將軍,有一天,乘車回總部參加緊急軍事會議。天氣異常寒冷,空中飄舞著鵝毛大雪,地上的積雪也被碾成了冰,行走起來十分困難。汽車小心翼翼地在冰上行駛著。忽然,他看到一對法國老夫婦在路邊,佝僂著身子,看樣子凍得十分厲害。他趕緊命令身邊的翻譯官上前去詢問有什麼可以幫助的。坐在車上的參謀急壞了,趕緊阻止說:“我們的會議馬上就要開始了,把他們交給當地警方處理吧?”艾森豪威爾聽了,絲毫沒有猶豫,他堅定地說:“不行。我命令你立刻下車處理這件事。要等當地警方來幫助他們,很可能他們就已經凍死了!”沒辦法,參謀和翻譯官隻好下車去問個究竟。原來,這對老夫婦正準備去巴黎投奔自己的兒子,但因為車子拋錨,前不著村,後不著店,不知如何是好。於是,艾森豪威爾立即把這對老夫婦請上車,特地繞道去了趟巴黎。送完這對老夫婦之後,才風馳電掣般地趕去參加緊急軍事會議。
盡管艾森豪威爾根本沒有行善圖報的動機,然而,他的善心義舉卻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巨大回報。原來,那天幾個德國納粹狙擊兵虎視眈眈地埋伏在艾森豪威爾必須經過的那條路上,如果不是因善行而改變了行車路線,他恐怕就很難躲過這場劫難。如果艾森豪威爾因遭伏擊而身亡,那麼整個二戰的歐洲戰史就很可能會因此而改寫!
沒有愛心的人不會有太大的成就。不願奉獻的人,不能忍讓的人,對人冷淡的人,缺乏愛心的人,就不太可能得到別人的支持;失去別人的支持,離失敗就不會太遠。有多大的愛心,就會有多大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