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上市公司高管變更描述性統計分析(2)(1 / 3)

4、高管變更的任期分析

正如前麵所述,不僅高管的年齡會影響高管變更的概率,高管的任期年齡也會影響高管變更的概率。雖然我國上市公司高管的任期是3年為一屆,但是很多高管沒有在任期屆滿就發生了變更,而且高管在公司的時間越長,高管對其公司的影響力就會逐漸增大。所以本文對於2003-2007年間變更高管的任職情況進行了統計分析,以便能夠更加全麵的揭示高管變更的原因。

雖然上市公司的任期一般為3年,如果高管的任期為3的倍數,在任期屆滿離職就屬於正常的人事變動。可是看出董事長在3年期屆滿離職的比例是18.62%,而在6年期離職的比例隻是6.49%,屬於在任期為3年期、6年期、9年期以及12年期,這些在正常任期屆滿高管被更換的比例總和是28.41%,其他沒有在3年任期屆滿或者不是3的整數倍的任期高管就被更換的比例總和均然達到了71.59%,從這可以看出有較大比重的高管是在任期未滿之際就被更換,這確實要引起我們的深思。而總經理的情況與董事長的情況類似,在3年期滿離職的比例是18.06%,而在6年期離職的比例隻是6.66%,屬於在任期為3年期、6年期、9年期以及12年期,這些在正常任期屆滿高管被更換的比例總和是26.36%,其他沒有在3年任期屆滿或者不是3的整數倍的任期高管就被更換的比例總和均然達到了73.64%,這個比例反而比董事長被變更的比例要高。

可以看出,董事長和總經理在任期達到5年開始被更換的比例大幅減少,特別是高管任期達到11年以後,高管變更的比例非常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以高管在5年任期發生變更為例,董事長和總經理被更換的比例分別為8.30%、6.91%;而以高管在11年任期發生變更為例,董事長和總經理被更換的比例卻僅僅分別有0.96%、0.26%。從這可以在本文所關注的2003-2007年的樣本區間內我國上市公司高管變更大都是任期未滿就被更換的,這裏邊包含著大量深層的原因。所以在下麵的分析與研究當中對於引起高管變更的原因的公司內外部環境等諸多因素就需要特別關注。

5、新任高管變更的來源和職務的獨立性的分析

在上市公司中變更高管的新任者通常來自於兩個方麵:①企業內部選拔即內聘;②企業外部引進即外聘。新任高管的這兩種來源方式各有不同優缺點。內聘高管的優點在於:

公司內部選拔的高管對於公司內部的經營運作狀況和未來發展方向了如指掌,很容易開展工作,同時對於公司內部員工也會產生激勵作用;而其缺點就是經營理念陳舊、墨守成規,無法給企業注入新的活力。對於外聘的優點在於:公司外部引進的高管會帶來新的經營理念和運作方式,其缺點就是打擊公司內部員工的積極性,新任高管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融入公司高管團隊層,如果無法融入就會產生衝突,不利於公司治理。因此,上市公司在選擇聘用新的高管時需要慎重考慮。

上市公司在選用新的高管時不論是采用內聘還是外聘的方式,都是要使公司治理結構更加完善。但是新任高管本身的任命如果受到影響,就會導致其高管變更的初衷發生變化。所以本文引進新任高管的獨立性來分析控股股東與新任高管之間的關係。所謂新任高管的獨立性是指新任高管是否在其在其控股股東單位兼職。如果新任高管在控股股東單位兼職,那麼新任高管在上市公司中開展經營活動時就要或多或少的受到其控股股東的影響;如果新任高管沒有在在控股股東單位兼職,那麼我們稱其為專職高管,專職高管在上市公司中受到控股股東的影響甚至掣肘的地方可能就會相對較小。之所以會產生這些原因,我國學者何浚(1998)經過研究給予了相應的解釋:由於我國上市公司大都是國有企業改製而來,股權集中度較高,而且對公司高管的行政任命居多,內部人控製現象嚴重。所以新任高管的來源以及專兼職也是會影響高管變更的因素。

在2003-2007年之間,除了2007年在董事長變更的情況下,新任董事長兼職的公司樣本數量要遠大於專職的公司樣本數量。以2003年為例,董事長變更樣本的新任董事長的兼職情況有113家,而專職隻有80家。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來自於上市公司控股股東的新任董事長人選占有很大的比重,新任董事長的任命受到其控股股東的影響很大。新任董事長來自於企業內部的居多有478例,而來自於企業外部的相對少些有457例。由此可以看出,新任董事長來自於企業內部的兼職情況占據了主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