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七章 站的高看的遠(1 / 2)

“現在數據夠了吧?”米嘉問。

“現在當然是夠了,可修路的成本也上去了。而且已經有好幾條高速公路去南邊了。為了我們幾個經濟不怎麼發達的城市,再花大價錢修這麼一條路,隻為了節省兩百多公裏,恐怕很難立項。”孟萬。

“這樣啊。”米嘉。

“其實原來這條公路也不是要把省城拋開,最後還是要通到省城去。”孟萬,“就是省城那邊覺得不劃算,所以沒有支持我們。”

“總之麻煩孟科打聽打聽。”米嘉。

“我這就去,這條路如果能修起來,對我們龍津也是好事。”孟萬。

然後米嘉給齊帆打電話:“你龍廣高速要立項了?”

“是啊。”齊帆,“我得到的消息是這樣。”

“居然是真的?”米嘉。

“是真的。”齊帆。

“當年這個項目被槍斃了啊。”米嘉。

“今時不同往日,現在龍津和以前不同了,全國唯一的野生華南虎保護基地。”齊帆。

“也不能為了六頭老虎就建一條高速公路把。”米嘉。

“當然不隻是為了六頭老虎。”齊帆,“從省城到南邊的幾條高速,全部都飽和了,遇上節假日都爆滿。本來應該考慮建多一條高速。龍廣高速是其中一條很有競爭力的方案。這條路可以讓龍津河旁邊幾個城市不通過省城,直接去南邊,就不會加重省城附近道路的壓力了。”

這算什麼理由,省城才不在乎這麼一點壓力呢。

“那樣省城要通過這一條高速去南邊,得多開兩百多公裏。”米嘉。

“省城的人要去南邊,走原來的路就好了,龍津和附近的城市走新路,這才叫分流。”齊帆。

“省城那邊不會同意的吧。”米嘉。

要從省城開路去南邊,可以選擇很多條路線,雖然現有幾條最好的已經修了路,可是次一等的選擇還有很多。

從龍津修一條路去南邊,對省城一點好處都沒有,他們不會支持。對龍津的好處倒是很多,可龍津的意見,省裏從來都沒有在乎過。

“現在已經不是省城一手遮的時代了。”齊帆。

“那是什麼時代?”米嘉問。

“百花齊放的時代。”齊帆。

“啊?”米嘉沒聽懂。

“去年省城的GDP增長率隻有百分之五。”齊帆。

“經濟這麼差了嗎。”米嘉。

以前省城都是十幾的增長率,全省的資源都往省城堆。所有的好項目都給省城。不到萬不得已,絕對不會落戶到省內其他城市。

可去年省城的增長率隻有百分之五,那其他城市怎麼辦?忽然間米嘉覺得有些不對。

去年龍津的增長率好像還有差不多10%呢,省城的增長率比龍津好像還要高一點。

放開手機一查,果然龍津的增長率是10%,省城是11%,如果是百分之五的話,早就滿都是消息了。

“這個11%的數字是假的,還有一個真正的內部統計,你看看用電量,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還有貨運數量。折算出來的GDP就是5%的增長。”齊帆。

“這麼算準不準啊?”米嘉。

“政府內部報告上引用的就是這個數字。”齊帆。

“如果是真的話……”米嘉沉思。

省城經濟增長乏力,上頭當然不能繼續把錢和項目都扔到這個坑裏。畢竟經濟增長還是很重要的。

沒有經濟增長,大家都不好過。完成不了任務,升不了官,發不了財。

就算一時能灌水把數字提上去,可灌水這種事情,隻能爽一時,不能一直灌水一直爽。

要是灌的太厲害,中央派人來擠水分,那就全完了。

“省裏對省城再好,也隻能試著扶持其他地區。”齊帆。

就好像一個人家裏有幾個兒子,大兒子最有出息,家裏把錢都給大兒子做生意。

可是大兒子不努力幹活,做生意賠了錢,家裏也隻好把錢分給其他兒子,看看哪一個有出息。

“可也不一定要開這條路線把,還有很多其他路線可以選。”米嘉。

“龍津有一個別的地方比不上的條件,所以我相信,最後可定是龍津勝出,新的高速會選擇龍廣線。”齊帆。

“你老虎?”米嘉問。

這有點牽強了把。

齊帆笑了笑,“老虎當然也是其中一個因素,但不是決定性因素。”

“那什麼事決定性因素?”米嘉問。

“當然是你的百層大樓啊!”齊帆。

“百層大樓?”米嘉完全沒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