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小村之死(1 / 3)

“叮咚”,門外有人按門鈴。

吳教授停止講述,他站起身快步走過去開門。

從吳教授對來人熱情的態度判斷,進門的應該是吳靜的媽媽,她四十來歲,圓胖臉燙著波浪頭,看上去年輕而麻利。她兩手拎著裝滿蔬菜的塑料袋。吳教授趕緊伸手接過來。

我和楊陽連忙站起身,向她打招呼:“阿姨,您好!”

吳教授介紹到:“這兩位是靜靜的同學。”

吳靜媽媽也笑著招呼我們:“坐,坐,別客氣。”她轉身問吳教授:“靜靜呢?”

吳教授:“她在自己房間裏。”

吳靜媽媽到廚房放好東西,洗了下手,就去吳靜的房間。

吳教授又重新坐下來。

“吳教授,池田後來怎麼樣了?”楊陽還沉浸在故事裏。

吳教授伸直了一下腰板,又接著講訴……

後來幾天池田沒有再去找小村,他知道小村忙完事兒會來找他,再說小村那裏畢竟是特務機關,日常戒備森嚴,自己是平民身份老往那裏跑,也不大合適。

這天他閑來無事,想起一個人,就是那個前清遺老李春山。於是,他叫了輛黃包車就前往李春山家拜訪。

李春山正在庭院裏打太極,聽家人報池田來了,連忙到大門口迎接。他滿臉堆笑點頭哈腰地把池田迎進客廳,讓座,斟茶。

賓主方才落座,李春山的目光瞄到池田左臂的袖筒空落落的,於是麵露詫異。

池田察覺到李春山麵部表情變化,他苦笑了一下。李春山不知其中緣由來曆,隻好等池田發話。

喝了一口茶,池田把前往二十裏鋪下洞探寶的事情經過詳細地向李春山講述了一遍,李春山聽完直拿毛巾擦汗。

池田說:“上次準備不周,所以慘遭失敗,這次專程拜訪就是想聽聽老先生指教。”

李春山連忙應承:“不敢不敢。”他兩個指頭捏著下巴上稀疏的山羊胡,小眯眼看著池田,思忖了一下說:“聽了先生的事情,我認為那兩個一老一少的乞丐最為可疑,他們化妝成乞丐隱居在土地廟裏,其實就是看護地洞的。”

池田點點頭,。“廢話!這我早就知道了”他在心裏說,但表麵上並沒有流露出來,他沒有打斷李春山。

“先生說的仕女圖有可能是傳說中的‘鬼姬’,據說她是名妓李師師的侍女。此女芳齡十五,手如柔荑,膚如凝脂,聰慧伶俐,善彈琵琶。”

“這是真人畫像?”池田不由地朝前把頭一伸。

“是的。這‘鬼姬’原名叫金玉姬,高麗人氏,自小隨父母來宋經商,但後因家中遭遇不測,父母雙亡,玉姬淪為孤兒流落街頭。李師師鴇母見其長相清秀就將其收養,打算養大以備後用。這玉姬天資聰穎,琴棋書畫一教即會,鴇母就讓她服侍花魁李師師。

當年宋徽宗寵幸李師師,三天兩頭打宮內地道到李師師家私會。李師師為博得皇上歡心就經常設宴款待,酒席間讓玉姬彈琵琶歌舞助興,玉姬嬌小玲瓏能歌善舞,使得龍顏大悅。這樣一來二去宋徽宗竟然迷上了玉姬。有一日玉姬舞罷宋徽宗情不自禁一把將她攔在懷裏,連說:‘妖姬,妖姬,朕喜歡。’李師師看在眼裏,表麵上佯裝歡喜,其實內心妒火中燒。她擔心宋徽宗從此移情別戀,也擔心玉姬搶了她的風頭。就暗自下決心除掉玉姬。”

池田皺了一下眉頭,“先生的故事是從何聽說?”

李春山察覺池田起了疑慮,就收住話頭,“這些在《李師師後傳》裏有記載。如果先生覺得不可信,那……”

“不,不,不,你接著講,接著講。”池田立刻轉變了態度,端起茶碗吹著茶葉。

“後來,李師師雇人將金玉姬騙出,勒死後埋在了城外的亂墳崗上。她對宋徽宗謊稱玉姬得了惡疾不治而亡。宋徽宗聞訊為之扼腕歎息,他命畫師畫了多幅玉姬平日裏彈琵琶的畫像掛在宮內各處,高興時他也將此畫賞賜給他的大臣。因為皇上喜歡,玉姬畫像的各種版本很快在官宦之家乃至民間富紳士人當中廣為流傳。但,事情說來蹊蹺,有許多人看到這畫像會在電閃雷鳴的夜晚,或是眼睛流血,或是口吐白蛇。嚇得很多人家都不敢再掛玉姬的畫像了。‘鬼姬’這綽號就是那時傳出的。

在當時‘鬼姬’的名氣很大,有些人家晚上小孩哭鬧,大人隻要嚇唬說‘鬼姬’來了,小孩立時就嚇得不敢吱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