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靈異詛咒(5)(2 / 2)

1964年8月29日,“艾爾塔寧”號科學考察船航行到智利的合恩角以西7400千米左右時拋錨停泊,按照南極考察計劃開始工作。他們把一台深水攝像機下潛到4500米深的海底,進行水下拍攝工作。一天的考察工作結束後,當技術人員對當天拍攝的膠片進行顯形處理時,在一張膠片上發現了奇特的東西。將該膠片放大並洗成照片後,清晰地看到一個頂端呈針狀的水下“鐵塔”。從塔的中部延伸出4排芯棒,芯棒與鐵塔之間呈精確的90毅夾角,每個芯棒的末端都有一個白色小球。綜合起來看,照片上的東西很像是一座塔式發射天線。

有研究人員認為,這座“鐵塔”是智能生物建造的,並指出,水下攝像機能拍到這個神奇的海底建築物簡直是天大的幸運,因為海底如此浩瀚無垠,而攝像機已輸入計算機,它隻有間隔固定的時間才開機拍攝。

1964年12月4日,“艾爾塔寧”號科學考察船完成使命,駛入新西蘭的奧克蘭港。船員登陸後,把這張8厘米乘10厘米的海底神秘“鐵塔”照片拿給一位記者看。記者問隨船的海洋生物學家托馬斯·霍普金斯:“這是什麼東西?”生物學家回答說:“顯然,它既不是動物,也不是植物……我不想說這座海底鐵塔是人建造的,否則會產生一個無法回答的問題:什麼人以何種方式到達如此深的海底?是出於什麼目的去建造它?”

不久,新西蘭的UFO研究者把照片寄給美國從事月球遙控探測器指令研究的航天專家C·霍尼,請他對此作出解釋。霍尼說,憑他多年從事研究的經驗,這個神秘的“海底鐵塔”是測量地球地震活動的傳感器和信息轉發器,建造者可能是來自太空的外星人。他們借助這套先進的儀器,及時而準確地把地球上的某些信息傳送到他們的母星上去,與此同時,也可能以地球某個學術團體的名義,將情報傳給各國政府。

時間已過了近五十年,可是圍繞海底“鐵塔”這個神秘事件,卻一點消息也沒有了。人們不禁要問:美國人在第二年、第三年……是否又去進行更深一步的考察研究了呢(行家認為,美國人絕不會對這麼重要的發現置之不理)?如果後來他們又進行了多次考察,為什麼沒有新的發現見諸報端呢?

納瑪托島石柱拜誰所造

密克羅尼西亞群島共有的500多個島嶼中,最大的名叫波納佩島,麵積約500平方千米。在它的對麵,有一個很小很小的島,名叫納瑪托島。

1595年,葡萄牙海軍上尉佩德羅·費爾南德斯·德·庫伊羅斯乘“聖耶羅尼默”號帆船來到這個小島,他驚訝地發現,島上雖然荒無人煙,卻有無數根巨型石柱整整齊齊碼放在那裏,堆成了一座10多米高的石頭山。

後來,地質學家和考古學家們到島上進行研究,發現這原來是一處遠古時代的建築廢墟。這些石柱是加工過的玄武岩柱,由冷卻的火山熔岩凝成,每根重達數噸。瑞士人馮·丹尼肯試著數過這些石柱,堆砌起來的石山共由4328根石柱組成。連同各處地上散亂的石柱、若幹墓室和一道860米長的石柱圍牆,總計用了約40萬根石柱。納瑪托島的廢墟上的建築沒有浮雕,沒有裝飾,沒有南太平洋建築常見的繁花,隻有數不完的玄武岩石柱和交錯縱橫的運河水道。這是一座什麼建築呢?

更令人不解的是,納瑪托島本身並不產這種玄武岩,石柱是從波納佩島運來的。兩處距離雖不遠,但隻有水路通航。人們認為是用當地一種叫做卡塔瑪蘭斯的獨木舟來運輸的。但這種獨木舟一次隻能運一根石柱。

有人計算了一下,如果一天運4根,一年才能運1460根。照這樣計算,波納佩的島民要工作296年,才能把40萬根石柱統統運到納瑪托島。波納佩土著把納瑪托遺址叫做“聖鴿神廟”。傳說300年前,一隻鴿子駕船穿過水道來到這裏。在鴿子來到之前,島上的統治者是一條噴火的巨龍,它吹一口氣就挖好了運河,石柱就是它從鄰島運到這裏的。

傳說或許有過多的神話色彩,但究竟是誰建造了納瑪托島上的石柱建築?

太平洋島民慵懶、散漫而自足,這樣一個巨大的工程,對他們來說,沒有特殊的動力是不可能完成的。更令人難以理解的是,島上的建築顯然並未完工,一部分城牆還沒來得及造好,就由於某種原因突然被放棄了。散亂的石柱扔得到處都是。

到底是誰在這個島上建造了這奇怪的建築?它是什麼時候建造的,又有什麼用途?為什麼尚未完工卻被突然放棄了?納瑪托島的石柱無疑又是一個不解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