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整合”是一個舶來詞彙,對社會整合的研究,最早源於西方國家。19世紀英國社會學家赫伯特·斯賓塞最早使用“整合”(Integration)這個概念,並對“整合”理論進行了最早的闡釋。西方早期的社會學家建構了基本的理論體係,對豐富和發展社會整合理論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除了赫伯特·斯賓塞,還有埃米爾·迪爾凱姆、塔爾科特·帕森斯和西摩·馬丁·李普賽特等。塔爾科特·帕森斯從協調、穩定、整合、功能協調和價值共享的社會均衡模式出發,提出了整合社會需要各個行動單位通過製度化關係聯結而成的觀點;西摩·馬丁·李普賽特論述了政黨的基本功能—衝突的力量和整合的工具等。中國正處於向現代化邁進的社會轉型時期,中國共產黨執政也麵臨著一係列轉型時期的特定挑戰和風險,這些理論觀點對轉型期中國共產黨實施社會整合功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和借鑒意義,而轉型期執政黨整合功能研究也無疑具有極強的現實針對性和理論指導性。
侯晉雄同誌的專著《轉型期執政黨的整合功能》,緊扣黨的十八大精神,運用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理論和社會有機體理論,以執政黨社會整合功能的概念解讀為起點,以社會轉型為背景,以國內外執政黨社會整合的有益經驗為參考,以提高執政黨社會整合的有效性為目標,緊緊圍繞黨的社會整合功能這個核心和主題,提出中國共產黨社會整合功能的著力點,包括利益整合、權利整合、價值整合三個模塊,並將其作為主體框架,展開從理論到實踐、從曆史到現實、從問題到對策等多角度的分析與論證。全書由五章構成。
第一章:執政黨社會整合功能的理論分析。該章對政黨功能的相關概念進行了界定,對利益表達、利益綜合、政治錄用、政治社會化、社會整合功能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探討了執政黨社會整合功能的內涵、特征以及評價標準,並論述了執政黨社會整合功能的價值。這些概念和理論基礎,為下麵章節的進一步展開奠定了研究範疇、思路和依據。
第二章:國內外執政黨社會整合功能的曆史考察。該章通過對中國共產黨發揮社會整合功能的發展軌跡的回顧,揭示了以下曆史啟示:在利益整合中平衡各種關係;在權利整合中發揮全民作用;在價值整合中增強吸引力凝聚力;執政黨整合功能發揮得好壞關係到執政黨的興衰成敗。通過對國外執政黨發揮社會整合功能的曆史考察,得出以下經驗與啟示:提高執政黨利益協調的巧妙性;擴大執政黨整合人員的廣泛性;增強執政黨意識形態的包容性;執政黨社會整合機製是曆史的、動態的、具體的。這為進一步研究中國的現實問題提供了廣闊的視野和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