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沈遠新.中國轉型期的政治治理[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7.
[48]劉炳香.中國共產黨執政能力研究[M].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2003.
[49]馮秋婷.中國共產黨執政方式探析[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1.
[50]李慎明.執政黨的經驗教訓[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51]李惠斌,薛曉源.中國調查報告:社會經濟關係的新變化與執政黨的建設[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52]劉祺.批評與自我批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53]孫士海.印度的發展及其對外戰略[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
[54]金春明,許全興,陳登才,郭德宏.毛澤東思想基本問題[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1.
[55]孔德元.政治社會學導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56]金衝及,張國祥.十六大報告輔導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57]雷厚禮.中國共產黨執政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8]林懷藝.政黨民主建設——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理論與實踐[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9.
[59]於建嶸.嶽村政治——轉型期中國鄉村政治結構的變遷[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60]康繼軍.中國轉型期的製度變遷與經濟增長[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
[61]佟玉華.社會轉型期政治發展與民主政治建設[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62]陳義平.政治人:模鑄與發展——中國社會轉型期的公民政治分析[M].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
[63]“中國改革與發展報告”專家組.中國財富報告:轉型期要素分配與收入分配[M].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03.
[64]陳俊宏.中國共產黨執政理念的創新與發展[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9.
[65]辛逸,馬冀,葛玲.中國共產黨與和諧社會構建[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8.
[66]徐中.中國共產黨的執政方略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67]柳建輝.中國共產黨執政經驗[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
[68]李暉.政治的根本問題:執政黨的群眾基礎研究[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69]陳麗鳳.中國共產黨領導體製的曆史考察(1921—2006)[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70]任映紅,戴海東.中國共產黨的社會公正觀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1]韋勇.中國共產黨執政新思維研究[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
[72]張高陵.中國共產黨與中國社會工作[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9.
[73]趙明富.執政黨建設理論與權力運行機製研究[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7.
[74]王長江,薑躍.世界執政黨興衰史鑒[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5.
[75]陳學峰.和諧社會與執政黨的建設[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6]劉建軍.單位中國[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77]羅峰.嵌入整合與政黨權威的重塑:對中國執政黨國家和社會關係的考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78]黃祖輝.轉型期中國居民收入差距問題研究[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
[79]陳伯君.轉型期中國改革與社會公正[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5.
[80]宋維強.社會轉型期中國農民群體性事件研究[M].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81]溫敬元.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基礎建設研究[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
[82]徐鋒.政治參與發展條件下中國共產黨的政策製定[M].北京:水利水電出版社,2008.
[83]盧文華.中國共產黨民主執政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84]夏學鑾.轉型期的中國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85]韓玲梅.衝突與協調:轉型期農村組織及其關係研究[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
[86]於秀麗.排斥與包容:轉型期的城市貧困救助政策[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87]梁治平.轉型期的社會公正:問題與背景[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0.
[88]杜承銘.完善與重構:社會轉型期的基本權利研究[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2.
[89]姚建平.中國轉型期城市貧困與社會政策[M].上海:複旦大學出版社,2011.
[90]常開霞,劉俊生.中國社會轉型期民族利益協調研究[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1.
[91]權衡,高帆,喬兆紅.複興與增長:共容性組織推動的經濟製度變遷[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