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命運(1 / 3)

四川,九頂山,此山地傑人靈,風景秀麗,奇異風光巧奪天工,無數美景令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山上天然銀杏遍布四周,原始森林高聳入雲,珙桐林一枝獨秀,恍如置身於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山中曲徑通幽,溪水潺潺,聆聽著大自然的天籟,呼吸著山間無汙染的新鮮空氣。

可惜的是,貧窮的人們無暇欣賞這山河的秀麗與放縱自己的情感,相對來說,那些不如把一畝地的收成增加一成更實惠些。

群山繚繞之中一個小村落裏,一群貧苦的農民庸碌的活著,他們不知道什麼是悠閑,不知道什麼是情調,汗水撒在貧瘠的地裏,期待著第二年有好的收成。

半山腰,有座百餘年的破廟,廟中的彌勒佛並沒有因為那緊張的住房麵積和不夠豪華裝飾而感到一絲的惆悵,依然一臉的微笑麵對著現世,心態倒是極為平和,沒有權利之爭,沒有名利的誘惑,更沒有世俗的嘈雜,也許在人世間,它活的最為瀟灑痛快。

與它為伴的,是一群穿著破爛衣服滿腮油亮鼻涕的孩子和一位笑容可以與彌勒佛相媲美的老師,一塊刷著墨汁的木板就是黑板,幾條裂紋的木條擱在疊起的石塊上就是課桌,大自然就是課堂,在這天然的氧吧裏讀著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錢知多少是何種的暢快淋漓!

占清順就是這群天真無邪的伢子中其中的一個,蓬亂的頭發,油亮的襖袖子,一身破舊但幹淨的衣服雖然補丁比布兜多,卻縫補的仔細細細,一雙從大城市裏捐獻來的運動鞋已經穿了三年,人造革早已經不複存在,隻剩下鞋底上李寧的標誌還模糊的記憶著他的過去。

也許隻有那雙明亮而天真無邪的眼睛表示這孩子有著堅定的信心和對未來充滿了憧憬。

清順爹死的早,自己剛十一歲時爹就在石場炸死了,爹的死換來了三千塊錢,聽娘說,等娃大了,怎麼也當個正式工,才算是有出息,

家裏還有幾畝薄地,清順下學回家就幫娘種地,家裏窮,上學雖然也花不了多少錢,但一家的吃喝拉撒以前全靠爹炸石頭養活,爹走了,日子過的更困難了,順子便不想上學了,想幫娘種地,掙錢養家,娘不允,說:“順子啊,你爹雖走了,可我就是累死也要供你上學,娘不想讓你一輩子累死在這山裏,等你上出學,去大城市裏找工作,找媳婦……”

順子聽娘的話,學習一直都不錯,甚至在打豬草的時候都不忘記在腰裏別一本書,累的時候看上幾眼,順子覺得,有出息的人,肯定都有知識。

當然,順子不會知道,有知識的人,不一定讓人們覺得很有出息。

很多有錢人喜歡做善事,也許是來彌補平時所犯下的錯,也許是善良的心依然存在,也許有許多人隻是為了宣揚自己,不論如何,被捐助的人永遠都是受益者。

五年級的時候,有人捐款蓋了所學校,順子終於脫離了苦海,搬到了新的學校,雖然離家很遠,又要爬山又要過河,可依然樂此不疲,因為那是明天,那是希望。

希望小學理所當然是播種希望的小學,是一個有錢人資助所蓋起來的,學校剛蓋起來的時候亮堂的很,花了幾多萬,好幾層,料是鄉裏買的,工是各村的瓦匠湊集在一起用很快的時間蓋起來的,順子舅也去了,鄉親們不想讓孩子們再在那座在山腰已經有上百年曆史的破廟裏上課,

順子舅說學校蓋的很仔細,可不知道為啥那些裏麵摻雜著亂七八糟東西的水泥和那些豆腐樣的磚湊在一起讓人有一種提心吊膽的感覺,水泥板裏所謂的鋼筋怎麼看都是些鐵絲,問村長,村長說:“你懂些啥子嘛!現在的鐵絲比原來的鋼筋還結實哩!幹你們的活吧!問個啥子嘛!!”

後來大了,順子也就知道了,這就是中國傳說中很是典型的豆腐渣工程,這工程不知道害死了多少人,而這種工程現在依然樂此不疲的持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