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非在別離纖兒之後,便一個人雇了一條小船,逆水向西行,他這一路的目的就是為了尋找韓銳,所以,每到一個停泊的地點,孟非都要下船來,向岸上的人詢問是否有救過和他一般年紀的陌生人。可是一連到得過三個停泊點,經詢問都無果隻後,孟非忽然感覺,這個機會有點渺茫了。
亦在這些途中有聽人說事,說到滄雲淩風之戰的時候,孟非也格外地關心了起來,在聽聞中,孟非才知道,那一天自他跟韓銳從九疑山掉落下去之後,不久,九疑山就失陷了。
現在的滄雲十四城幾乎有一半數已經落於淩風國,或者是夏侯家族的手裏了。九疑山一戰,唐冶連戰兩大高手,身受重傷,僥幸逃走,滄雲國除他之外,莫邪竟然無人知道他的去向。
自魔神韓予非死後,滄雲國人才凋零,"神者"級別的人唯有唐冶一人而已,"尊者"級別雖然有莫邪、金正齊等輩,但莫邪行蹤飄忽不定,獨來獨往,亦難將他當作一個固定的實力來看待,而現在他更是失去了消息。
反觀淩風國,除戰神姚若之外,林炎、陰陽兩怪,現在都已是"尊者"級別了,而林炎更有將突破"尊者"進爵成為"神者"的強大實力。再加上夏侯家族的夏侯長空、夏侯長傑兩兄弟,俱是"尊者"級別的人物,夏侯長空身為魔者,早年以前他的實力就已經達到"神者"級別了,可就是因為沒有得到國主的封號,所以直到現在他還是以"魔尊"為稱號,記得當初林炎說過一句話,"夏侯家族多年以來,也隻出了一個夏侯長空而已!"從此話看,就已經說明,夏侯長空的厲害之處,早已多有人知了。
九疑山一失守,淩風勢力勢必要趁勢攻取落風城,隨後一舉東伐,聯合夏侯家族吞並大半滄雲,滄雲皇族勢力以及金正齊所帶領暗夜嘯棘軍都已經退守到青步城,那裏有百洛山脈做為天然屏障,他們進可攻,退可守,亦不好對付,所以在他們退守之後,淩風的征伐勁兒也不再那麼強烈。
而夏侯家族在占領滄雲南部六大城池之後,他的攻伐勁兒也緩慢了下來。夏侯家族與淩風勢力同一動作,亦是存在著相同的顧慮。
就兩方的勢力來講,淩風國擁有強大的戰鬥力,兵力也充足,而夏侯家族雖然略遜之,但畢竟也是地頭蛇一類,所以兩方均衡起來,也相差不多,現在所剩下的滄雲皇族勢力和暗夜勢力就像一隻被困的狼,如果逼急它,它肯定會不顧性命地向攻擊它的人一撲而上。
淩風勢力和夏侯家族深知這一點,所以兩方都沒有強製進攻落風、餘封這一線,他們都在等待,等待任何一方先動手。如果一方勝,則另一方便可效其法進攻之,但如果一方敗,那麼就存在著被另一方吞並也說不定。
在淩風勢力看來,夏侯家族的夏侯長空就是那麼一個陰森的老狐狸,如果淩風一敗,那麼就很有可能在遭到暗夜勢力攻擊的同時夏侯勢力從南麵突攻而上,屆時,得漁翁之利者就屬這夏侯家族了。淩風如果被其打敗,那麼夏侯家族就可以一共占領著滄雲九座城,到時候他們可以發揮地理優勢一邊抗擊淩風殘餘勢力,另一方麵還可以進而圖謀整個滄雲國,那時候,滄雲皇族就不再姓"赤須"而是姓"夏侯"了。
但在夏侯家族看來,淩風國的此次領軍人物,姚若亦不是一個什麼好東西,表麵上看那人頗似正直,其實也隻有跟他碰過後,才知道他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總之在夏侯長空看來,這個姚若絕對不是一個善類。如果夏侯家族一敗,淩風國會不會聯合滄雲殘餘勢力和暗夜勢力反過來對付他呢?這個誰也說不準,雖然說淩風現在跟暗夜勢力他們水火不容,但在戰爭麵前,前一刻的敵人就極有可能成為下一刻的朋友,夏侯長空不願意冒這個險,所以他還是選擇了穩紮穩打的方法。
孟非分析著這其中的利害,最後總結道:"滄雲所剩勢力恐怕暫時不會受到什麼威脅,他們現在所需要的,如果不出所料,應該是一個強大的外援!"
"但這個外援會是誰呢?"千羽國?巨闕國?南疆古國?不,這些都不太可能,孟非自忖道:"千羽國很少發生戰爭,他們也討厭戰爭,多年以來它都是以和平國家處於這個靈湖大陸,要他們幫忙,這是不太可能的,因為幫助滄雲,這對他們沒有什麼好處,同時也有可能會因此而結下兩個仇人,這樣的忙,他們肯定不會幫!"
而巨闕國,這個比較年輕的國家,相傳第一代國主成為"戰神"打下疆域,所佩的武器就是"巨闕",所以他後來所建立的國家就以"巨闕"為名,巨闕國與滄雲國向來交好,這也是因為前幾代滄雲的國主給予過他們很多幫助的原因罷!至於巨闕劍最後為什麼會流落到滄雲,更到了孟非爹爹的手上,這至今還是一個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