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霓虹燈在巴黎博覽會首次亮相,它以燈管可以彎曲的特性,創造了豐富的造型。它所營造出來的懷舊、經典、時尚、前衛等風格,裝扮了現代城市的精彩生活場景。近年來,戶外廣告的迅速發展已成為城市現代化建設的標誌之一,它在繁榮經濟、美化城市環境方麵起了重要作用。在各商業區、標誌性建築物上以及各公交車站都能看見戶外廣告。戶外廣告儼然成了表達城市意象的符號,成了一個城市經濟社會發展是創新還是守舊、是繁榮還是衰退的風向標。
中國城市發展正由建設導向型轉為經營導向型,通過對城市所擁有的空間、地理位置、土地資源、人文環境等資源的整合,轉化為一種競爭優勢。跟其他領域的競爭一樣,城市的競爭離不開對城市形象的包裝和品牌的推廣,而這些都需要對城市空間布局作出科學合理的規劃。戶外廣告作為現代城市空間的視覺界麵,正充當著城市形象展示的窗口,除了其本身的商業價值之外,還具有城市文明和文化傳承、發揚的內在意義。
AsiaPoster(亞洲戶外)公司CEO史默伍德說過:“戶外廣告才是真正的大眾媒體。不是所有人都看電視、讀報紙或者上網,但是任何人隻要離開家,就會看到戶外廣告。”戶外廣告成為一個城市公共審美的標準之一,發達國家對戶外廣告的設計和創新十分講究,不僅能體現城市的經濟活力,而且也承載著城市的文化。美國戶外廣告突出科技含量,許多戶外廣告將各種材料和科技進行嫁接,通過電腦控製來表現生動活潑的視聽效果。法國的戶外廣告注重和諧,設計時充分考慮廣告牌的大小、密度和場地,以達到與周圍環境的協調,給行人帶來方便的同時體驗到視覺美感。不少先進國家的戶外廣告很少追求視覺上的刺激,相反,他們在色彩和其他設計元素采用上,強調因地製宜,保持低調與克製。這與城市形象所要求的總體目標是一致的,體現了當地城市形象管理上的成熟和戶外廣告行業的自律。
現代城市建設有一個趨勢,即追求城市獨特的性格。大連的活力、南京的凝重、珠海的浪漫、上海的國際化、杭州的精致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構成了對戶外廣告形象的定位。戶外廣告隻有積極參與城市規劃建設,才能得到政府及社會的肯定,產生廣告自身無法達成的效力。但一旦脫離此軌道,戶外廣告有可能成為政府和公眾討伐的對象,處於被限製、被規範的境地。因此,戶外廣告設計製作過程中,首先要明確企業、產品的形象定位,以此選擇有相應性格的城市,或在有相應性格的城市中重點投放。
當然,每個城市的性格並非僵死固定,城區路段、街區的細分定位直接決定使用何種戶外廣告的創意設計形式。城市商業街對戶外廣告局限較小,基本上不用對城市性格過多考慮。城市的特色街區,需要考慮與整體環境的融合。以寧波城隍廟街道為例,整體以傳統為基調,主要體現複古建築和商業環境,因而在戶外廣告投放時選擇使用色彩和風格不宜太過張揚,這樣才能與環境協調,獲得傳播產品、企業形象的效果,同時也會增強城市性格。戶外廣告主動適應城區街道特定環境,利用它進行創意,在傳播中借用街道特有的價值,將影響到受眾對戶外廣告的認知,從而增強產品和企業形象的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