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一起進入益智遊戲樂園吧(13)(2 / 3)

要從培養寶寶對音樂的感覺開始,為寶寶創造一個良好的音樂環境,選購一些適合寶寶玩的音樂玩具,這都是對寶寶進行音樂教育的早期教材,例如,小口琴、小鋼琴等兒童樂器。但應注意的是,購買這些音樂玩具時應慎重挑選,那些音質低劣的樂器不僅有礙於寶寶學習音樂,更無法達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要讓寶寶隨時都能聽到優美的音樂,特別是讓寶寶廣泛地接觸和音樂有關的事物。比如,在遊戲中,寶寶可以了解聲音的大小、快慢、長短,甚至是音色和音質的變化,這類學習對幼兒來說已經足夠了。學習音樂不一定要學習某種樂器。專家建議不要將樂器當作學習音樂的唯一方式,對於3歲左右的寶寶來說,學樂器的確沒有太大的必要。

學說文明用語

人是群居動物,在任何一個團體裏,如果不講禮貌,便無法享受到生活的樂趣,也不可能擁有豐富的社會生活和良好的人際關係。

如何教育寶寶成為有禮貌而且受歡迎的人,是父母不可推卸的責任。在教寶寶學習禮貌待人時,要把握好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環節,自早晨起床開始,一直到晚上睡覺,生活中的很多禮儀都是值得教導寶寶的。例如,在每天早上起床時,訓練寶寶對父母說:“早晨好!”,當父母上班出門時讓寶寶說:“爸爸(媽媽)再見!”有客人來訪時說:“您好!”“再見!”等都是寶寶必須學會的禮貌用語。讓寶寶在和他人交往過程中使用。還要告訴寶寶在何種情況下說“請”、“謝謝”,多和寶寶練習,寶寶就能在潛移默化中學會禮貌待人的美德。

參加家務勞動

這個階段的寶寶已經能認識很多周圍的事物了,手也已經夠靈活,父母可以讓寶寶適當參加一些家務勞動了。讓寶寶從自己完成自己的事情,如吃飯、喝水、大小便,到逐漸幫助家人做一些事情,如在爸爸回家後給爸爸拿拖鞋,給奶奶拿點心,給爺爺拿扇子等。這個階段的寶寶因為對事物有很大的好奇和興趣,他也會十分願意來幫家人做這些小事情。關鍵是父母要給寶寶這種機會。

同時還可以讓寶寶在勞動中培養好的習慣,比如玩完玩具後要把它們放回原位,並擺放整齊,對於喜歡玩水的寶寶,父母可以教他用水和肥皂洗手絹,在超市買東西時,讓寶寶幫忙抱著他的東西。

讓寶寶樂於與他人交往

寶寶到了3歲左右的時候,由於語言和動作發育都日趨成熟,認識範圍逐步擴大,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很強,已經有了與其他小朋友交往的願望。

在現實生活中,有的父母怕自己的寶寶吃虧受氣,或者怕寶寶出去玩影響學習,就整天把寶寶關在家中認字、寫字、數數等,不讓寶寶出去與小朋友們玩,這種錯誤的做法會造成寶寶心理上的孤獨和不安,甚至使寶寶漸漸形成孤僻古怪的內向型性格,從而影響心理的健康發展。

父母應該有意識地讓寶寶和鄰居家的小朋友一起玩,培養寶寶樂於與他人交往的習慣。

寶寶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可以互相學習,互相模仿,從中獲得各種知識和技能,並可以學會解決困難和問題的方法,促進認知能力的發展。

另外,通過愉快的情感共鳴可培養寶寶的友誼感、同情感,增加小朋友之間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小朋友們在一起玩時,難免發生口角甚至打架,這時父母不能為自己的寶寶護短,而要根據實際情況向寶寶講清道理,引導寶寶自己去解決矛盾並恢複友誼,使寶寶逐步懂得一些初步的行為準則,掌握一些簡單的是非觀念,從而使寶寶在與其他小朋友的交往中,逐漸學會理解別人,認識自己,培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將來的社會交往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