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滿室枯骨(1 / 2)

柳行風又驚又喜,他在魏長卿的回憶中親眼見到那位辛大先生雙掌之威能,便連魏長卿傾力一擊的抱月式也能擋住,這掌法的威力可想而知。

“大鎮陰陽掌分十二式,又稱十二佛掌,是吾友辛陳平融合密宗中土兩般神通而創出的神技,究其厲害之處,絕不在為師所創萬象森羅劍之下。其要訣有八字:‘一手翻天,一手掀地’,天地乾坤是八卦之母,此十二掌卻要翻天為陰、掀地為陽,是謂大鎮陰陽,無所不能。究其奧妙之處,亦不外乎八字:‘陰中有陽,陽中有陰’。由是剛柔並濟,變幻萬千,老陰之中生出少陽,老陽之中生出少陰,真氣自丹田湧出,經膻中分流陰陽,陽勁入陰蹺,陰勁入陽維……”

魏長卿將這套大鎮陰陽掌的總綱徐徐道出,果然是精深奧妙,柳行風倉卒之際,也不過記了下來,一時之間卻無法體會其中精妙處。

“記住了麼?”魏長卿往複說了兩遍,然後問道。

柳行風臉上有不可置信的神色,他反複想了兩三遍,依舊不得其解,隻得道:“記是記住了,隻是第一式‘天羅’說道:‘身如老樹後仰,丹田如癟氣囊’,身如老樹,自然是說下盤要穩,但我後仰之後,丹田卻並未像一個幹癟氣囊。這……這似乎無法做到。”

魏長卿搖頭道:“任何一個未曾修習內功的人後仰,丹田處都會凹下,隻因你丹田中氣息充盈,所以依舊如常。我這麼說,你明白了麼?”

柳行風聽他這麼一說,立刻明白過來:“原來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要將丹田中內勁散入雙手勞宮穴、雙腳湧泉穴中,掌發如霹靂,而至丹田空空如也。但這樣豈非太過危險,敵人若看破虛實,猛攻我丹田處,我豈非死無葬身之地?”

魏長卿忍不住罵道:“如果敵人能突破你蘊滿泰半內勁的手掌,就算你丹田裝滿了真氣,就能打過對方了?何況雙手一合,陰陽之力可比龍象,威力何止倍增?再說這一式名為‘天羅’,自然上下左右前後無所不至,更無力分則散之虞,一式使出,萬魔降伏,你還怕前怕後?”

柳行風仔細一想,頓時明白了過來,心想這辛大先生智慧武功當真是了得,竟能創出這種看似凶險拚命實則萬無一失的掌法。他訕訕一笑,又問道:“那……師傅,我若是一擊不中,渾身真氣勢難逆行,剛不可持久,輕用其鋒,若不能一舉製敵,勢必敗亡。”

魏長卿道:“這就是大鎮陰陽掌第二式的妙用了,不過以你的修為,要練逆行真氣的功法以及這第二掌,還早了些,先練完第一掌吧。”

柳行風點了點頭,他心中有些不滿,魏長卿的脾氣似乎越來越暴躁了,以前無論怎樣,這個師傅都是溫厚長者的模樣,淡定自若,就算自己當初停止練功,魏長卿也從來沒說什麼,現在卻……

魏長卿歎了一口氣,道:“孩子,近來我心緒不寧,話語間或許嚴苛了些……唉,對不起了,你別分心,看我使掌。”

柳行風心中嘟囔一句:“怪怪的。”但不滿之意卻去了大半,對於魏長卿,他是怎麼都發不起火的。

卻見靈台之中,魏長卿騰身而起,左手指天,右手指地,驀地一個環抱,雙掌合於胸前,柳行風登時有一種錯覺,仿佛魏長卿渾身上下處處是破綻,又處處不是破綻,令人無從捉摸,但見魏長卿雙掌推出,腳尖一點,身體已如陀螺般旋轉起來,果然是前後上下左右六虛方位無所不至。

魏長卿現在是神念之體,並不需要內勁便能施展出任何他所知曉的招式,這一掌“天羅”端的是無比精妙。

柳行風細細體味魏長卿每一個動作,每一次旋轉,心中頓時生出一種明悟。

正如《孫子兵法》雲:激水之疾,至於漂石者,勢也。鷙鳥之疾,至於毀折者,節也。

水流湍急的江河中,你投一塊石子進去,會被湍急的水流衝走,而不是沉入河中,這是因為“勢”的緣故。而雄鷹能夠疾速撲擊捕殺陸地上的動物,是因為它有準備地低飛,把發起衝擊的距離縮短,以便疾擊時飛的更快更有力。

魏長卿雙足一點,身體旋轉如風,這是“勢”,柳行風敢說,就算是他拿一桶水去潑魏長卿,也絕對沒有一滴水能沾到他的衣角;而這一掌“天羅”若是在人群中近距離施展,威力之大可以想象,這是“節”。

柳行風悟通這兩個字,心中頓時湧出一股不可遏止的喜意。

魏長卿使完之後,道:“這一掌分三般變化,臨敵之時你自己把握,若是與人單打獨鬥,自然無需足尖運力,隻需分一小道真氣穩固下盤便可,掌中勁力可增至八成,若是在槍林彈雨中,五五分成自然是最佳選擇,你真氣所至,渾身上下可稱銅皮鐵骨,當初辛陳平未成名時,功力尚且未至化境,便以此掌抗衡大金第一神射手五百石強弓一箭而毫發無傷,技驚四座,嶽鵬舉也自歎有所不如,便可知此掌之強橫。”

Tip:无需注册登录,“足迹” 会自动保存您的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