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言談說話讀心術:談話之中的博弈(3)(3 / 3)

20.“說真的、老實說、的確、不騙你”

這種人有一種擔心對方誤解自己的心理,因此性格有些急躁,內心常有不平。他們會十分在意對方對自己所陳述事件的評價,所以一再強調事情的真實性,更多希望的是自己在團體中可以被認可,並得到很多朋友的信賴。

21.“應該、必須、必定會、一定要”

常這樣說的人自信心極強,為人冷靜,做事情顯得很理智,自認為能夠將對方說服,令對方相信。另一方麵,“應該”說得過多時,反而表現出其動搖的心理。一般說來,長期擔任領導職務的人易有此類口頭語。

22.經常使用流行詞彙和網絡語言

這類人大多熱衷於誇誇其談,處世喜歡隨大流,他們的獨立意識不強,在麵對事情的時候沒有自己的主見。

23.經常在話語中夾雜外語的人

這類人多具有較強的虛榮心,在社交過程中更多的是喜歡賣弄和誇耀自己,甚至刻意尋找各種表現機會,以引起他人對自己的關注。

24.“我個人想法是??”、“是不是”、“能不能”

經常使用這類詞語的人,大多較為和藹可親,待人接物時也能做到客觀理智,能冷靜地思考問題,並進行認真地分析,然後作出正確的判斷和決定。這類人一般不會獨斷專行,能夠給予別人足夠的尊重,同樣也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和愛戴。

25.“我早就知道了”

經常使用這個詞語的人,實質上有著強烈的自我表現欲望,他們希望自己能夠成為生活的主角。在交談中,他們大多不會靜下心來仔細傾聽他人的談話內容,你更不要指望這類人能夠成為一個熱心聽眾了。

26.大量使用專業詞彙,高難度詞彙

開口閉口就是艱深的專業詞彙、高難度的外語單詞的人,容易被當成有教養、有智慧、非常自信的人。但其實正好相反,這正是不自信的人常有的表現。這類人不願意讓人察覺他們沒有自信,因而特意選用了高深的詞彙,強烈希望被別人看成是知識分子,可以說是自卑感很強的那一類人。專門引用專業書籍內容的人,好像也沒什麼自己獨特的見解。事實上,他們隻是那種用語言遮掩自己弱點的人。他們這樣做無非是加強說話的分量,同時也表示自己的見多識廣,以抬高身份和擴大自己的影響。

在日常生活中,你不難發現某些口頭語出現頻率極高的人,大多辦事不幹練,意誌也不夠堅強。有些人說話時沒有口頭語,這並不代表他們從未有過,可能以前有,但後來逐漸改掉了,這也表現出一個人的堅強意誌,說話講究簡潔、流暢。

當然,在日常生活當中有的人的口頭禪還是很難聽的,例如“他媽的”、“煩死了”等。這些語言暴露了談話者素質太差、地位低、沒教養等。由於說話者已經習慣了這些口頭禪,自己沒有多大感覺,可是對於聽話者,必然會因口頭禪而感到厭煩。

如果你想從口頭語上更多地觀察別人,從而非常自如地駕馭你的對手,那麼你就要在與對手打交道的過程中花費心思,仔細認真地揣摩,時時刻刻地回味分析。這樣用不了多長時間,你就能迅速地從對手的口頭語上了解他了。

習慣話題反映思想和興趣

語言是情感的表達,是思想外化的直接表現形式。在大部分時間裏,借助語言的力量,人們才得以把自己內心的見解和心理活動表達出來。

在談話中,人們雖然不會非常直觀地說出自己的意圖,但說話的內容則會不知不覺地透露出自己的信息。因為人們在說話過程中,總會有意無意地“三句話不離本行”,從而說出與自己的思想以及與生活有關的東西來。這也就是說,一個人所思所想,不會脫離他的生活經驗。因此,從一個人談話的內容中可以透視這個人的行為。

一個人如果常常談論自己,包括曾有的經曆、自我的個性、對外界一些事物的看法、態度和意見等,一般來說,這樣的人多比較外向,感情色彩鮮明而且強烈,主觀意識較濃厚,愛表現和公開自己,多少有點虛榮心。與此相反,如果一個人不經常談論自己,包括曾有的經曆、自我的性格、對外界一些事物的看法、態度和意見等,則表明這個人的性格比較內向,感情色彩不鮮明也不強烈,主觀意識比較淡薄,不太愛表現和公開自己,比較保守,多少有自卑心理等。另外,這種人可能有很深的城府。

如果一個人在敘述某一件事情的時候,隻是單純地在敘述,不加入過多的自我感情色彩,而是將自己置於事外,則表明這個人比較客觀、理智,情感比較沉著和穩定,不會有過激行為。

相反,一個人在敘述某一件事的時候,自我感情非常豐富,特別注意個別細節,則說明這個人感情比較細膩,甚至會一觸即發。

如果一個人在說話時習慣於進行因果和邏輯關係的推理,給予一定的判斷和評價,說明這個人有很強的邏輯思維能力,比較客觀和注重實際,自信心和主觀意識比較強,常會將自己的思想觀點強加於他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