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裏皇上也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這事鬧的,因著漲糧價,一連串的就拔出了這麼多汙泥。你說朕這朝堂有多少是一心為官,為國為民的。”
高公公心知這話皇上也就一說,自己可沒法回。
“朕之前真是太寬容了”
執政力度實在是不夠,養成了他們自以為是,貪婪無盡的做態,以致於對上他們總是有心無力。
“就說亂漲價的事,以前不是沒禁過,不是說這是商戶的正當合理行為,就是聯合起來壓下這類事件,不讓朕知道,朕難啊!”
真是羨慕白氏的處理方式,想怎麼做就怎麼做,幹脆利落,那些人在她麵前,比見到自己這個皇上怕多了。
不像自己在朝堂上說句話,下個什麼政令,左一堆說這個不行,右一派說那個不可,做什麼都費勁,皇上當得都不如個女人。
什麼時候他才不需要跟大臣們鬥來鬥去
“皇上已經做的很好了,如今已然大權在握,再不用事事都要思慮再三了。”
“是啊,萬山亭的那位先生沒說錯,白芷玥是個變數,對大梁有利的變數。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總能幫到朕。
朕原打算著想要掌控朝堂怎麼著也要十幾二十年,沒成想一年多就解決了大半。
這次也是,鎮西侯若不是因著漲糧價一事糧鋪被搶,記恨上了榮福公,也不會想著報複她,一家人也就不會被曝出此等大罪。瞑瞑之中自有定數!”
“可不嘛,榮福公是個有福的,剛想算計她就出事了,對大梁有利的人,上天都護著呢!”
高公公知道皇上現在非常看重榮福公,所以順著話也大捧特捧一番。
“我那舅舅和表弟也是,哼!他們是記恨上朕了,沒法子對我,卻朝著榮福公去,也不想想哪個起心思的有好結果了。
自作聰明,以為她查不出,簡直給朕丟臉。上次已經是看在母後的麵上,隻是輕輕發落,竟毫不悔改,這次落到榮福公手上,若不是有朕的麵子在,承恩侯也要被人痛打痛罵一頓。”
“榮福公是明事理的,自然不能讓皇上太難做。”
皇上思量過了,承恩侯這事做的不地道,不該算計白芷玥是其一,最主要的是得罪了幾乎整個朝堂的大臣。
這幾個月哪家沒去預定過采香齋的糕點,他們可都在承恩侯府的算計裏了。
不懲罰有些說不過去,大臣們會有意見。
再說就算自己不降罪,其他人也不會放過他。
不如下一道旨意,平了大家的怨,以後不至於被太過打壓,還能過得好點。
到底還是對承恩侯有點子親情在的
“朕給承恩侯下道旨意,你去宣了,給他提個醒,就說榮福公不是誰都能動的!”
“是,奴才遵命!”
“再去朕的私庫選幾樣東西,給榮福公送去,就說她穩糧價,救災有功,朕給的賞。公主府和齊王府也一起送一份。
聽說這次幾乎全府的府衛都出動了,救下不少人,還散了很多糧食衣物。該賞!”
“是,奴才這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