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末日,或者曙光(1)(3 / 3)

首先,他命令劉賈、英布軍自南將楚軍外圍出路全部封閉,又命令彭越軍自北封閉通路。

其次,韓信率主力大軍五六十萬,排出了這樣一個陣型:韓信親率三十萬大軍居中,為前鋒主力;將軍孔熙率軍數萬為左翼;陳賀率軍數萬為右翼;劉邦率本部主力尾隨韓信軍跟進,將軍周勃率軍斷後。

讓我們再來看看項羽的情況:西楚位於長江以北的土地全部淪陷,隻剩十萬兵力成為絕對孤軍。而更可怕的是這支孤軍後勤斷絕,無糧而守,真可謂進不是、退不是,守亦不是。

此時此景,隻有兩個字:等死!

但是,如果我們用等死兩字來形容的話,那麼我們所看到的項羽將不再是真正的項羽了。

真正的項羽是在困境當中崛起,在逆境當中奮進,在絕境之中重生。隻要勇力還在,隻要鐵騎還存,隻要信念不死,他仍然不放棄做任何的廝殺和突圍!

麵對韓信布下的陣勢,項羽也已經想好了破解的招數,這個招數就是之前屢用不爽的突擊斬首。別看漢軍裏三層外三層地包圍楚軍,隻要項羽衝進去斬掉韓信和劉邦,這個所謂的諸侯聯軍馬上就會崩潰。

事實上,項羽這個戰法是絕佳之術,孤軍作戰,唯此一搏,不然,立馬死無葬身之地。

韓信何嚐不知道項羽的心思。他正因為擔心項羽實施斬首行動,所以才安排劉邦跟隨在他三十萬大軍的後麵。

同時,韓信又把自己的指揮部設在三十萬大軍的最後方,這就意味著項羽要斬掉韓信和劉邦兩人,首先得把他們前麵的三十萬大軍打跑了再說。

但是三十萬大軍,打退他們又是談何容易啊。

況且,此一時非彼一時,就算項羽打掉韓信三十萬大軍,後麵劉邦還有十萬大軍呢,就算打掉劉邦的十萬兵力,更後麵還有周勃掩護逃跑呢。如此看來,韓信這招可是三保險,真可謂是完美無瑕、無懈可擊。

不管多麼美妙的理論,都得接受實踐檢驗。

首先,韓信向項羽發起了攻擊。麵對韓信這隻龐然大物,項羽已經張開了血盆大口,率領十萬大軍傾巢出動,有如刺刀直指韓信本部。

果然不出韓信所料,項羽首先要做的就是斬首。

楚軍騎兵在前,步兵在後,項羽一路殺去,殺得韓信大軍即將崩潰。不行了,楚軍簡直有如狂風暴雨,根本就擋不住,項羽實在是太猛了!

韓信隻有立即命令主力大軍後撤,可是項羽已經殺紅了眼,韓信越是退得快,他越是追得猛。

更可怕的是,項羽一馬當先極速衝鋒,不要說楚軍的步兵,甚至連楚軍的騎兵也沒有一個能夠追得上項羽的衝鋒速度。

項羽實在太可怕了,他是比鬼神還鬼神的動物,他的鐵甲仿佛刀槍不入,一人連破漢軍數道防線,韓信三十萬大軍被他一人衝散了一半之多,一路上無人可擋,直殺向了韓信本人。

完了,完了,這次是真正地完了。

但是,就在這緊要關頭,漢軍左右兩翼縱兵出擊楚軍,圍救韓信。項羽因為衝得太快,以至於失去了騎兵及步兵的配合,而漢軍趁機迅速將楚軍後麵的步兵及騎兵一切為二,進行無情的屠宰。

漢軍這招有如鉗住了巨蟒之尾,項羽這隻蛇頭不得不回身拚殺救援後方。可是當項羽回軍時,韓信又立即停止撤退,並且傾盡全軍主力反撲。

這下輪到項羽麻煩了,他被兩路夾擊,隻好率全軍突圍,退回垓下。

此次激戰,有如夢幻。這是楚漢相爭中,最激烈也是最精彩的一場戰爭。此戰楚軍死亡四萬,兩萬被俘,項羽隻率領剩下的四萬人馬退回營裏。

但是漢軍付出的代價更高,死亡竟然有十幾萬。不過別忘了,諸侯軍財大氣粗,就算死了三十萬,還有四十萬。而你項羽隻剩下四萬,雙方兵力由最初的七比一,擴大到了十比,形勢於誰有利,一目了然。

三、潰敗

項羽退守垓下後,諸侯聯軍重重包圍楚軍。

在寒風吹徹長空的夜裏,在高崗的山岩之上,漢軍高舉火把,有如群狼窺視,夜空之下綠眼閃爍,仿佛無數熒光屏。這就是傳說中的十麵埋伏。

但是,更要命的不是這如山巒湧動的伏軍,而是楚歌。不知誰起了一個頭,漢軍全都唱起了楚歌。

楚歌,中國古代楚土的楚風歌謠,此類歌謠最大的特色就是句中及句末出現“思”及“兮”字。中國曆史上第一個浪漫主義詩人屈原,就是吸收楚歌之精華成就了《離騷》,留下了千古絕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漢軍此番楚歌演繹,有如萬箭穿空,驚心動魄。悲愴的歌聲響徹雲霄,衝擊著楚軍每一個士兵,乘著歌聲的翅膀,士兵們仿佛回到了楚地,回到了家鄉,回到了那個熟悉的村落,遠遠地,他們看到了白發老母正坐在柴門邊癡癡地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