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一地雞毛(1)(1 / 3)

一、混世文豪

竇嬰和田蚡兩個外戚倒黴完蛋,劉徹最為省事。事實上,那當皇帝的也沒閑著,接下來,他還要馬不停蹄地實施一個偉大的國家計劃——建設大西南。

這個國家項目,首提者為番陽令唐蒙。曾經,唐蒙代表漢朝出使南越,到南越後,人家端上一種叫作枸醬的特產招待他。他問招待的:“這玩意兒好像不是南越特產呀,從何而來的?”

人家告訴他,這物產是從上遊進口來的。唐蒙似有所悟,回到長安後,就招了幾個蜀地的商人來問:“枸醬不是蜀地特產嗎?怎麼跑到南越番禺去了?”

人家這樣告訴他:“枸醬出產自蜀地沒錯,可是卻經常被偷運到夜郎,夜郎有河直通南越,可以行船。而夜郎又受鉗於南越,所以便將枸醬當貢品送給了他們。”

唐蒙聽完,一幅國家地圖在腦中畫成了,一個偉大而冒險的計劃,立即湧上他的心頭。

很快地,唐蒙便擬了一份計劃書,跑去見了劉徹,這樣說道:“南越表麵臣服漢朝,但其勢力擴張到上萬公裏,相當危險。如果南越造反,漢朝總是取道長沙國或者豫章郡,水道險阻,難以製勝。現在,我們終於找到一條直搗南越番禺的捷徑。隻要從夜郎國放船直下,就可以順流插入南越。現在的問題是,我們必須打通一條通往夜郎國的道路。此路修成,就可扼製夜郎,從而就可以牽製南越,就可以控製住漢朝的整個南部。”

劉徹聽得極為興奮,當即拜唐蒙為中郎將,讓他全權負責修路一事。

夜郎國,其首都位於今貴州省關嶺縣,轄地包括貴州省西部及雲南省東北部。不久,隻見唐蒙率著一支千餘人的軍隊,帶著厚禮,翻山越嶺地到了巴蜀,然後又從巴蜀越嶺翻山地到了夜郎,並且見到了夜郎國王。

夜郎再怎麼自大,但它總是知道漢朝的厲害的。唐蒙見到夜郎王以後,先是送上禮物,接著商談合作開發之事,並引誘說一旦路修起來了,漢朝貨物就會源源不斷地湧進來,到時想不發財都難。

夜郎王叫王多同,一聽修路能發財,兩眼放光,當即點頭同意合作。於是,事情談妥後,唐蒙就回去跟劉徹彙報情況,不久就率人挖山開工了。

讓人沒想到的是,唐蒙為了修路,不擇手段,死傷無數,搞得民怨載道,巴蜀民工拒絕修路,並且揚言要起義造反,準備革掉唐蒙的命。

消息傳到長安後,劉徹聽得心情不由一陣沉重。

建設大西南是一件功在當代、利於千秋的軍事工程,這路是必須修的,可是如今民夫們情緒沸騰,隻有派人前去安撫,做通他們的思想工作了。

派誰去呢?想到這裏,劉徹眼前不由一亮,立即跳出了一個人的名字——司馬相如。

司馬相如,字長卿,小名犬子,成都人。愛好讀書、擊劍,特長為寫賦、鼓琴,可有一個極大的缺點——口吃。還有,他原名不叫相如,後來讀書時,太過仰慕戰國時期趙國上卿藺相如,所以改名相如。

古人有雲,貴人玩劍,賤人玩刀。所以隻要是好擊劍的,多數都是日子過得不錯的。事實也如此,孝景帝時,司馬相如一家花了錢,買了一個郎官,被孝景帝劉啟封為武騎常侍。

對於武騎常侍這個工作,司馬相如很不滿意。不滿意,那是因為他的愛好跟這個工作搭不上邊,還嫌這份工作太過冒險。因為武騎常侍平時做的工作,就是陪著皇帝去射猛獸。讓一個口吃的文人去幹這種苦力活,估計出了事喊救命時,能不能喊完“救命”兩字,這還真是個問題。

司馬相如的特長是寫賦,他當然渴望劉啟也喜歡賦。命運捉弄人,自劉邦以來,劉家沒出過一個愛好文學的皇帝。劉啟繼承了劉家這個不好文學的光榮傳統,所以司馬相如一直憋著無法出頭。

金子總會有發光的時候。劉啟不好文學,但是偏偏和他有著手足之情的梁孝王劉武,對文學藝術卻一往情深。

有一次,劉武帶著一班文人來朝述職,司馬相如先是遇上劉武身邊那幫文人,頓然有種相識恨晚的感覺。後來一打聽,原來他們之所以日子過得滋潤灑脫,那全是梁孝王也有此愛好。於是,他決定放棄跟隨皇帝,稱病辭職,投奔劉武去了。

劉武對司馬相如棄官向他奔來,當然兩手支持。他將司馬相如和其他文人安排在同一個宿舍,同吃同住,還可以一起討論文學。正所謂,物以類聚,搞文學還是要講究點藝術氛圍的。就在梁國做客的那段時間,司馬相如寫出了享譽天下的《子虛賦》。

劉武是個好老板,但同時也是個倒黴短命的老板。那時,竇太後一直慫恿劉啟百年之後,也要讓劉武過一把皇帝癮。然而,劉武這個美夢被袁盎一幫人搞破壞就沒了。劉武一怒之下,這不就派人去刺殺袁盎,結果東窗事發,被劉啟查出,劉武得了抑鬱症,覺得生活無望,伸伸腿,彎彎腰就上天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