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劉欣製造輿論的槍手,是個來路不明的人,人稱高昌侯董宏。他給劉欣上了一封疏,這樣說道:戰國時代,秦國莊襄王親娘本是夏姬,但他被華陽夫人認領為兒子。當他即位後,二位都稱“太後”。這個事例,今天完全可以模仿。所以,陛下可以將定陶國傅太後封為中央皇太後。
說得很靠譜,劉欣微笑著點點頭。然而,當劉欣把奏疏下轉有關部門時,有人終於按捺不住,跳出來說話了。
這個人,就是王莽。
說到製造輿論,王莽是頂尖高手。舉當世之人,如果他說自己是第二,沒人敢說第一。牛可不是吹出來的,暫舉一例,即可見王莽的功力。
王莽封大司馬前,名聲早蓋王根等一幫老前輩。當他封大司馬後,還相當謙虛謹慎,說他自己做得還不夠,必須在名聲上再積聚點能量。於是乎,他就再接再厲,繼續演戲。
前麵說過了,從小到大,王莽都很差錢。但是他為了撈名,從來就不惜錢財。王莽在封大司馬之前,還隻是個騎都尉兼光祿大夫,當上大司馬後,他卻沒有暴發戶的趾高氣揚,更不會蠢到不知太陽是從哪邊升起來的。
相反,他總是不惜撒錢,到處招聘賢才。在生活上,還特別節儉。有一次,王莽老媽生病,中央各路高官都來探望,王莽讓妻子到門口去迎接。朝廷眾卿來到後,他們的夫人都問王莽,您老婆呢,怎麼不出來見我們一下?王莽卻告訴他們道:“剛才在門口迎接你們的,正是在下的老婆呀。”
眾卿夫人一聽,全都被唬住了。當她們進門的時候,迎接的那個女人,穿著很寒酸,還以為是王家奴婢呢。人不可貌相,沒想到她竟然是大司馬夫人!!
於是王莽禮讓賢人、清心寡欲的名聲,經這些公卿夫人一廣播,就越傳越神乎了。
但是,他們並不知道一個古樸的真理:大偽若善。在王莽的煙幕彈中,漢朝人的眼睛,幾乎都被蒙蔽了。
有王莽如此,劉欣深知他厲害。所以上次開會討論傅太後住哪時,才不將他召來。如果他來,四個人表決的結果,就不是二比二的問題了,傅太後的好事,肯定是要被他攪黃了。
王莽已經錯過了一次,這次,他是怎麼都不會放過攪渾水的機會的。於是,王莽上疏彈劾上麵那個來路不明的高昌侯董宏。
他是這樣說的:“皇太後是個尊貴的稱號,董宏竟然拿被亡的秦國來說事,簡直就是大逆不道。”
果然是高手,一出手就很辛辣。事實上,王莽的話是很不靠譜的。此秦亡國之事,不見得是件丟人的事。如果丟人了,漢朝開國時,高祖劉邦為什麼還照搬秦朝製度,而且還一直用到現在?
所謂真理,都是由強人說了算。劉欣知道,董宏到底是不是大逆不道不重要,重要的是,這話是王莽說的。更讓劉欣鬱悶的是,不僅王莽說了,有一個強人還跟著王莽起哄了。
有些人,不常在江湖行走,可江湖總流傳著他的傳說。和王莽聯合上疏彈劾董宏的人,名字人們很陌生,在此之前,還沒出過鏡。但是,他的江湖能量及火力,那是任何人都不敢掉以輕心的。
這個人的名字,就叫師丹。
師丹,字仲公,琅琊東武(今山東諸城)人。在漢朝,能夠擠進官場的讀書人,多數都是四書五經的專家,而在眾多專家當中,師丹算是絕對出色的一個。他之所以優秀,是因為跟對了老師。他的老師,就是曾經以研究《詩經》聞名學術江湖的匡衡。
元帝末,師丹憑蓋世武功,終於擠進學術江湖,被封為博士。不久,又得丞相翟方進及禦史大夫孔光兩位前輩提攜,當上了光祿大夫。後來,劉驁立劉欣為太子,封師丹為太子太傅。劉欣正式轉正為皇帝時,師傅師丹沾光,被封為左將軍,賜關內侯,領尚書事。
人小鬼大的劉欣知道,今天漢朝的天下,不是皇帝的天下,而是王氏外戚的天下。如果想得人生之自由,成功扶立屬於自己的傅姓及丁姓外戚生力軍,必須在漢朝中尋找一個猛人推手。就像當年魏相輔助劉病已那樣,環環相扣,步步驚心,最終還是搞掉了霍氏力量。
於是,劉欣將這個偉大而艱巨的任務,寄托到師丹身上。然而他今天卻不幸地看到,他的老師師丹跟王莽竟然是一夥的。在王莽彈劾董宏的奏疏裏,師丹也署上了自己的名。
也就是說,王莽是聯合師丹一起彈劾、共同戰鬥的。
這個既成事實,令人悲哀、無奈,還頭疼。劉欣終於發現,他初出江湖,門道不熟,要想憑己之力搞掉王莽這群老江湖,實力還嫩著呢。那現在怎麼辦?很好辦,打不贏不一定跑。除了跑,還可以妥協認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