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7章 競爭心理學——攻城為下攻心為上,以智鬥力坐擁成功(1)(3 / 3)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的生活、工作節奏越來越快,競爭也日益激烈。處在這樣一個競爭激烈的年代,人們麵臨的競爭壓力往往會造成人的心理問題。而這種心理的不健康給人們身體帶來的危害往往大於生理上的疾病。如果人們不注意及時調整心態,就會發生嚴重的後果,輕者引起身心的疲憊,重者則會導致身體內髒器官的變異。

身心的疲倦會引起人體內分泌係統的紊亂;體能的過度釋放和消耗會影響我們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一般表現為人們在生活中情緒極其低落,很容易遭受打擊,工作中力不從心,經常感到筋疲力盡。另外,情緒激動緊張時會出現呼吸急促、驚悸或冒汗。心理學家認為這種所謂的身心疲憊,是人體因為長期過度壓抑而發生的一種自然反應。人體一旦出現疲倦就說明我們的身體已在向發生疾病的方向邁進,它是機體對人發出的警告。

在現代社會,壓力是許多人心理上和生理上崩潰的主要原因。過多的壓力使人們情緒緊張。而長期緊張的結果會加速人體內髒器官的老化,減弱體內免疫係統的功能,對心髒的危害最大,這無異是一種慢性自殺。

要治療心理上的疾病,唯一的方法就是自我調節,時常給自己大腦輸入一些積極樂觀的信息,不斷告訴自己生活中的每一天會越來越好。這就是一種心理暗示。我們經常看到一些身患絕症的人,同樣是宣判了“死刑”的人,有的人卻生存了許多年,而有的人卻很快失去了生命。這種巨大的差異就在於前者珍惜善待生命,樂觀開朗;而後者卻整天悲觀絕望,痛苦煩惱,對生活失去了希望。再看看我們周圍的人大多注重身體鍛煉,認為鍛煉身體是擁有健康最好的方法,但同時也應該注重心理的鍛煉。

擁有一個良好的心理與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同樣重要。

合縱連橫,競爭不排斥合作

真正善於競爭的人,一般也是善於合作的人。現代社會,競爭往往不是人才個體之間的競爭,更多的是人才群體之間的競爭。在這樣的人才群體中,人才個體之間必須搞好合作。這種合作可以提高人才群體在競爭中的優勢,從而更好地投入競爭。我國首次人工合成胰島素成功,使我國在這個領域走到了世界的最前麵,使外國科學家十分震驚。他們問:“是誰搞出來的?”其實,這不是哪一個人的成績,而是幾十位科學工作者多年合作搞成的。這種聯合起來促使競爭成功的事,在現代社會舉不勝舉,要求也提高了。現代的團體精神,是一種無往不勝的力量。

草地上,一群水牛正在吃草。忽然,有群野狼向牛群襲來,幾隻幼小的牛掉頭就想逃跑。這時,一頭老牛叫住了它們。問道:“你們幾個跑步的速度比狼快些嗎?”

小牛說:“我們的人這麼少,野狼那麼多,打起來我們不是它們的對手。”

老牛說:“不要害怕,咱們的犄角是最好的利器。隻要大家齊心協力,一定能夠戰勝狼群。”

老牛把所有的牛叫到一起,教它們尖角朝外站成一個圓圈,說:“好了,我們的陣勢擺好了,現在可以戰鬥。不過,我希望大家充滿信心,不要以為我們人少就不是群狼的對手。勇敢些,不要害怕!無論狼群從哪個方向進攻,我們都用犄角對付它們。”

狼群上來了。它們凶猛地撲向水牛,可萬萬沒有想到,一開始就碰到了牛角上,不得不往後退。狡猾的狼群從兩麵進攻,也同樣被齊心的牛群擊退。最後,無可奈何的狼群分成幾夥從四麵八方同時進攻牛群,結果仍然是一個個都碰到牛角上,它們隻得帶著傷逃跑了。

為數不多但沉著勇敢的牛群,依靠相互合作,終於戰勝了凶惡的野狼。

這是一則寓言故事,但它折射了一個簡單的道理:團結就是力量;優秀的團隊無往不勝!

善於合作就能雙贏,就能成功。個人的力量總是有限的,與人聯合則可以壯大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