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董卓的部隊已經開到澠池(河南省澠池縣西),距離洛陽城也不算遠了,航空距離有九十千米。在這裏,種劭見到了董卓,亮出詔書說,因為情況有變,命令你先行撤退。
董卓聽後,笑了。請神容易,送神難哪。我好不容易來了一趟京師,你一句皇帝的命令就想把我打發了?董卓不睬種劭,繼續前進,把軍隊開到了洛陽城外。
於是,種劭隻好到洛陽城外,等候董卓。
說起來,種劭也不是好惹的主。種劭祖父種嵩,曾是國家重臣。當年,梁冀專權,與宦官狼狽為奸,要挾持太子,滿朝大臣無人敢說話,關鍵時刻還是種嵩持劍斷路,把太子搶了回來。
這隻是其一。後來,種嵩被拜為涼州刺史,跟羌胡等少數民族關係搞得很好,相安無事。他死後,匈奴人每次到洛陽經過他墓前時,都要下來哭拜才走。除此之外,種嵩還特別愛才,被喻為東漢戰神的大腕皇甫嵩,就是他推薦出道的。
洛陽郊外,種劭迎風而立,不怒而威。
種劭知道,今天如果他再攔不住董卓,就隻有死在對方麵前了。
就像武俠電影裏的鏡頭,一個絕世高手,以必死的決心,為捍衛武林利益,準備挑戰來自域外的強敵。這時,董卓出現了,他率領著諸將,緩緩地走到種劭麵前。
此時,董卓的身份是並州州牧。
種劭:董州牧,皇帝都說了,叫你回去,你怎麼還是來了?
董卓:來都來了,皇帝應該叫我進城喝杯水再走呀。
種劭:請問董州牧,你是想來喝杯水,還是想來鬧事?
種劭話語剛落,隻見董卓部將抽刀而出,直接架在種劭脖子上。他們仿佛要告訴種劭,天下不是一個人的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你們能鬧事,老子就不能來鬧事?
種劭大怒,頂著刀鋒吼道:蒼天在上,黃土在下,虎狼之心,天下皆知。我符節在此,董卓我告訴你,你今天敢動我一根毫毛,就是犯大不敬,天下英雄將得而誅之!
種劭一聲怒罵,嚇退了董卓的部將,他們都不自覺地後退下去,很不自在地看著董卓。
董卓也很不自在了。
詔書,符節,使者,人家理直氣壯,占不到便宜呀。
董卓很不甘心地轉身,率兵離去。
看著董卓遠去的背影,種劭表情冷峻,久久站立。諸多感受齊湧心頭無法發泄。他在想:今天是把董卓嚇走了,誰又保證他明天不再來?
是啊,狼已經聞到肉味了,口水都流了一地,沒啃到肉就打道回府,這太不符合董卓的做事風格了。
事實也證明,董卓就是那一隻狡猾的惡狼,他把軍隊撤到夕陽亭,就駐軍不走了。
夕陽亭,位於今河南省洛陽境內。這裏曾是當年關西巨儒悲壯自殺的地方。董卓要在這裏觀察著洛陽城的一舉一動,等待著屬於他的機會來臨。
二、宦官滅亡倒計時
山雨欲來風滿樓。
這危樓一樣的洛陽城內,風把何進的心裏吹得像鼓氣一樣難受。一會兒吹的是東風,說要殺宦官,一會兒吹的是西風,說不要衝動,衝動是魔鬼,搞得他頭暈腦漲,一直在風裏轉,沒了方向。
這時,袁紹來了。
事實充分證明,袁紹這個憤青也是被衝動的血衝暈了頭。殺宦官,不就是動刀子的問題嗎,隻要何進吹響口哨,姓袁的衝進去殺就是了,偏偏還要請外援。
請外援也就罷了,偏偏還專門請了董卓。
損人不利己,真是損到家了。損多了就成了蠢,袁紹似乎想在這條路上愚蠢到底了。他一聽何進把半路上的董卓打發走了,立即跑來質問。
袁紹威脅何進說:刀已出鞘,水已煮開,你竟然還不敢下手?你可別忘了竇武當初是怎麼死的。
一說到死,何進好像又有了勇氣。他對袁紹說:好吧,我給你特權,可以先斬後奏。
緊接著,何進任命袁紹為司隸校尉。
如果長點兒記憶的,都知道司隸校尉這個官位是很有威懾的。天下除了皇帝之外,無論多大的官他都敢抓,抓了還敢直接剁了了事。很明顯,袁紹被推到司隸校尉位上,就是為了抓人殺人行方便。
事實上,這還不是最牛的。為了讓袁紹有充分發揮的空間,何進特別給他送了一件禮物——符節。
需要說明一下,西漢時期,司隸校尉出去抓人,一般都是持節的。後來,信仰儒教、政治上以寬人為懷的漢元帝劉奭,突然把符節沒收了。從那以後兩百年過去了,漢朝的司隸校尉都沒持過節。
今天,何進特別賦予袁紹符節,這表示將有超級大捕殺。
然而何進沒想到,他好不容易派種劭把董卓趕走了,袁紹突然又惦記起那家夥來了。袁紹一邊派人監視宦官動向,一邊向董卓發情報,要他再給何太後上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