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森林之戰爭日誌(1 / 3)

戰爭日誌

“快到五月了,此時的東北大地仍然充滿著寒意,而剛剛才坐船過來的上海卻已經是一派春意昂然了。祖國這麼大,卻被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蹂躪著,此次前來東北暫必將侵略者趕出我中華。

日軍龜縮於堅固的地下工事之中,憑借強大的火力對我軍的作戰造成巨大障礙,若想取得戰爭的勝利,勢必要摧毀日軍的基地。明日夜間即將發動第一次大規模的攻擊,怎奈我軍缺少空軍的支援,炮兵裝備也實在落後於日本,敵人的火力及人員配置情況我軍也是一無所知,此役必定艱苦異常,但我等同誌兄弟抱必死之心和日冠決戰到底。”

落款是4月30號,應該在第二天就要發動第一次進攻。

此役我軍戰鬥甚苦,第一日我軍在沒有空軍的情況下,隻能用步兵部隊發動衝鋒,怎奈敵人炮火太過猛烈,掩體也十分堅固,我軍隻能做無畏的犧牲,對敵人的打擊也非常有限。我軍從東邊和南邊同時進攻,東邊雖有缺口,卻不利於撤退,日軍南北同時夾擊,對我軍也造成巨大的傷害。狡猾的日軍甚至故意隱藏火力,等我軍大量人員進入時,日軍以更迅猛的火力對我軍發動攻擊,此時撤退已十分困難,我軍傷亡甚大。

南邊的部隊雖有森林掩護卻也不利於大規模作戰,隻能吸引敵人部分火力以支援東邊的部隊,作戰成果十分有限,部隊傷亡人員也較多。不過卻也大至清楚了敵人的火力情況,這樣的代價是我軍傷亡數百同誌才換來的。明日夜間我軍將發動第二次攻擊,此次將有大規模炮兵部隊的支援,相信所獲作戰成果必定更佳。

戰鬥第二日,我部炮兵部隊針對前日戰鬥所獲情況,對敵軍炮火最猛烈的地方實施了重點的轟炸,因我炮兵部隊之炮火實在有限和珍貴,在轟炸之後即撤離了戰鬥,隻剩下我步兵官軍浴血奮戰。炮兵轟炸起到一定之作用,我步兵也得以接近敵軍掩體並最終取得一定成果,在犧牲數百人之後,我軍不得已之下無奈撤退。

敵人的火力實在過於強大,我軍缺少坦克及重火炮,又無空軍支援,步兵兄弟傷亡實在慘重,我炮兵官兵恨不能和步兵兄弟一同浴血沙場。此兩次戰鬥過後,戰場之慘烈實在令人觸目驚心,犧牲的革命同誌們隻能等到戰爭結束才能回到故土了。日本帝國主義禍我中華,殘害我民族同胞,此仇必定要血債血還。

經過補充休整之後,我軍於淩晨發動第三次攻擊,此次使用了坦克及重型火炮等武器。戰爭開始之初,這些重型武器確實壯了我軍士氣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可是日軍的武器實在充分和強大,憑借堅固的掩體日軍最終抗擊住了我軍的攻擊。怎奈我軍彈藥根本不足以支撐如此大規模的戰鬥,最終沒能對敵人的掩體造成重大的破壞,不得已我軍以撤退告終。我軍的坦克及重型火炮也被日軍摧毀大半,後勤補給及維修也十分的困難。

第三次攻擊之後,我軍士氣十分低落,大家都十分無奈和氣憤,我軍官兵也抱定必死之心和日冠血戰到底。敵人火力強大且準備充足,其工事也十分堅固,若是強攻隻會犧牲更多同胞。若是將敵人困住打消耗戰,不僅時日持久也必將成為一個讓人恥笑的笑話。

清東百姓對日冠也是痛恨不已,他們無私的為我軍提供後勤工作,我等革命軍人本是保家衛國,如今卻要百姓為我們犧牲和奉獻,這實令大家感到慚愧。當地百姓為我們提供了可以在西邊大山上架炮的地方,這裏山高路陡,連人行走都不易,何況將火炮彈藥運送上去。

在連日無畏的犧牲之後,我們不得不采取在山上架炮的方案。我們和當地百姓一起開山挖石,將數門重量較小的山炮拆除並抬到山上,這一切隻能在山後秘密的進行,一旦被日軍發現,必將受到猛烈的攻擊。

連夜我們在山上建好工事,趁著夜色我們將山炮架好並對準日軍的掩體一陣猛烈的轟炸,因為地地形的關係,打出去的炮彈命中率十分的低。我步兵趁機發動地麵進攻,但山炮所發炮彈對日軍的掩體並沒有造成太大的破壞,日軍得以攻擊我步兵部隊,當步兵被阻擊不得前進時,日軍將炮口對準我山上的炮兵,一時間我炮兵傷亡慘重。

上級的命令越越來越急,要求我軍不計代價也要拿下日軍陣地,哪怕全部戰死也不能停止進攻。我軍隻能在夜間發動偷襲,日軍早有防備,我軍往往是整個編製的消亡。日軍開始使用毒氣等生化武器,我軍缺少防護裝備,一時之間傷亡更加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