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且稱這第三位相親對象為Z君吧。Z君31歲,在北京某武器研究所當會計,業餘時間讀了個在職研究生。據介紹人說,Z君從未談過戀愛,對愛情的要求很高。Z君約我見麵的日子是那一年的七夕,他的工作單位在郊區,晚上7點半我們才正式見麵。Z君個子很高,身材比例也很好,長相稍顯平常了一點。我們的初次見麵不慍不火,Z君是個淳樸的老實人,看得出沒有太多和異性交往的經驗。他的話不多,總是聽我狂侃一通,然後報以微微一笑。一個多星期後,我和Z君見了第二麵。還是那樣的不慍不火,Z君也依然淳樸羞澀,讓我覺得這樣的約會毫無樂趣。之後我們互發過幾次短信,就漸漸不再聯係。
誰知事情在幾個月後有了出人意料的走向。那時我剛剛見過第四個相親對象Y君,Y君是第一次讓我覺得有意願繼續相處下去的人,可惜他並沒有看好我,而我也做不到主動倒追。受挫的我有一點小小的難過與糾結,恰在此時,我收到了Z君的問候短信。現在想起來,也許是賭氣心理作祟,我又重新和Z君恢複了聯係,並開始頻繁接觸。第二年春節,我的父母和Z君的父母見了麵,我和Z君便開始了正式交往。
但不得不承認,每一次和Z君見麵,我都要做很久的心理鬥爭。那時Z君還在上研究生,於是每個周末我都會坐很長時間的地鐵,去他上課的學校附近和他見麵。而他也會為了我逃掉半天的課。盡管表麵上我在為這段感情努力,可內心深處並沒有戀愛的衝動和喜悅。Z君是個好人,每次約會他都對我細心照顧,我的興趣愛好他也會努力貼近。然而,就像老媽後來分析的,我們倆的成長環境相差太遠,人生觀、價值觀也大不相同。我追求自由,而Z君則希冀著傳統的家庭生活。我和Z君如果勉強在一起,勢必要改造自我去適應對方,那樣的結果是好是壞,誰也無法預料。
這段雞肋般的感情維持了三個月,以一種和平的方式結束了。分手是Z君先提出的,他說找不到情侶的感覺,希望退回到朋友的身份繼續相處。也許是他察覺出我的態度了吧,勉強得來的感情得不到幸福。我對他說不必了,繼續當朋友我會尷尬。直到現在,我們都未曾聯係過。
對Z君,我總感到很愧疚。他是真的喜歡我,我卻無法因為他對我的好而喜歡上他。老媽也總對我說,相親本來就是找個合適的人結婚,哪裏有那麼深的感情?再說了,感情可以慢慢培養。可是經曆了這麼多次的相親失敗,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刻意地培養感情,並不能成功地走入婚姻,而沒有感情的婚姻,終究會以失敗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