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懶惰作為一種天性
懶惰是與生俱來的,世界上所有人都有懶惰的一麵。如果能夠舒舒服服地坐著,相信沒有人會選擇站立;如果可以舒舒服服地躺在一張大床上,也不會有人選擇坐著;工作日每天必須在八點鍾起床,而到了周末,很多人都會把整個上午劃為“休息”時間,並一直賴在床上……這就是源於我們每個人心靈深處的惰性。試想,如果一個人每天都是勤勞的,可能連周末休息的權利都要失去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如果客觀條件允許我們選擇舒服,我們為什麼要和自己過不去呢?趨利避害本來就是動物的天性,連植物都是如此,自然也沒什麼好指責的。況且,無論是減輕心理壓力,還是恢複身體活力,都是為了能夠以更好的狀態投入到工作中。此時,懶惰所起的作用是積極的。
然而,對於投資者來說,必須看清兩點,一個是自己的懶惰。所謂“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拚”,一個人想要擁有自己期待的財富,付出辛勞和汗水是必不可少的。這時,人們不要被懶惰左右。當然,更多的人不僅勤於行動,更加勤於思考。而投資者還有一個關注點,那就是客戶的懶惰。這一點投資者可以拿來利用。一個基本的事實是,每次社會的進步,對懶人來說幾乎都是福音。比如,洗衣機、交通工具的出現,都是投資者出於方便客戶的考慮。由此可以看出,懶惰作為一種天性,對於推動社會進步,也有著積極的一麵。
現在很多投資者都開始關注用戶體驗,一些比較重視相關文化的企業,還配備了專業的人才甚至相關部門。這其中很重要的一個體驗點,就是檢查產品是否可以方便客戶,也就是說,是否可以最大限度地滿足客戶的懶惰需求。比如,我們所熟知的網絡聊天工具騰訊QQ,最初使用文字交流不僅需要鍵盤,還需要配合鼠標使用;後來為了方便客戶,又增加了鍵盤上的雙鍵發信功能,使用戶的網絡文字交流可以脫離鼠標;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最後又推出了一鍵發送功能,雖然這實際上並不能為用戶節省多少時間,但用戶的體驗好感卻大大增強了,這也是QQ成功占據國內主流網聊市場的原因之一。如果深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其投資者和開發者抓住了用戶的使用方便需求,也就是滿足了用戶的懶惰心理。
斯坦福大學心理研究中心做過一項調查,結果顯示世界上80%的人都是被懶惰心理左右的。而其餘20%勤奮的人,則是這80%懶惰者的領導者,他們對這些懶惰的人起到領導、監督、督促和獎懲作用。當然,在最終的利益分配時,這20%的人也會首先撈取80%的利益,而那些80%的懶人,隻能去分剩下的20%。投資者在看到這個數據後,應該明確意識到兩點,一是絕不能讓自己成為一個懶惰的人;二是自己的投資策略,一定要針對懶人的需求,也就是要符合方便、快捷等條件。心理學家曾經努力探尋懶惰心理的產生原因,結果發現一無所求和不勞而獲是最重要的“兩大殺手”。
在英國的諾丁山密林中,曾經有一隻獨眼狼危害當地居民,很多獵手用盡渾身解數,卻最終都因對方太過狡猾而束手無策。於是,他們不得不去外省求助於一位老獵手。這位老獵手到了諾丁山後,不但沒有進行任何捕獵獨眼狼的舉動,反而每天獵殺野豬扔在雪地裏,通常第二天這些野豬就被獨眼狼吃掉了。如此過了數月,老獵手忽然說自己的任務完成了,要啟程回家。當地的獵手聽後都急了,認為老獵手耍了他們。然而,老人卻平靜地告訴他們:“此時,即使是最笨拙的獵手,也可以輕易獵殺獨眼狼了。”獵手們都不敢相信,但還是試著組織了一場圍獵行動,結果真的順利捕捉到了獨眼狼。獵手們終於信服了老獵手的智慧,紛紛向他請教成功的秘訣。
老獵手說:“這其實很簡單,你們之所以抓不到獨眼狼,恰恰是因為你們總在抓它。這讓它必須時刻保持警醒。而一條連人都對其束手無策的狼,其捕獵技巧就隻會更加厲害。之前,我之所以每天把野豬打死扔在雪地裏讓它吃,就是為了激發它的惰性。狼畢竟不會思考,它不知道中計,所以不勞而獲的心理逐漸激發了它的惰性。為了掌握這條狼的生活狀態,我每天上山都會查看它的腳印。最近幾天,我發現它的腳印已經比我來的時候深了兩英寸,而這就說明,它的體重至少增加了二十磅。年輕的獵手們,這已經完全可以讓一條狼喪命在最差勁的獵手槍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