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為什麼說投資獲利還需要良好的思維方式——投資理財中的思維心理學(1)(1 / 3)

1.不懼怕失敗的人,往往能笑到最後

窮人常常會羨慕富人的風光和財富,向往富人的生活,希望自己也能夠登上高峰,可是他們卻更害怕失敗。有些人,在仰視高山上的富人時,就鼓起勇氣朝著財富的高山攀登,然而他們在登山時跌倒了一兩次後,便選擇了放棄。盡管他們還是對山頂的風光抱有無限幻想和渴望,但卻不敢再繼續攀登,因此他們也就永遠隻能是仰視者了。

1933年,經濟危機襲向了美國。由於很多人麵臨倒閉和失業,所以一時間美國陷入了危機的恐慌中。當中,美國羅斯福總統上台演講,說了這樣一句令人醍醐灌頂的話:“我們唯一恐懼的就是恐懼本身!”事實上,人們在陷入困境和遭受失敗時,確實都會害怕,但是究竟怕的是什麼卻沒有人仔細深究過。其實,人們最害怕的就是“害怕”,並不是失敗和困難本身,正如佛家之言“懼由心生”。所以一個人在麵對困難時,千萬不能丟失自己的信心——想要登上富人的高山,就必須堅持走完全程,就不能害怕跌倒。

恐懼心理是阻礙人們繼續前進的腳步的束縛,是最終讓他們葬送財富夢想的罪魁禍首。事實上,攀登財富的高山,就像小時候學走路一樣,會經常跌倒,如果因為害怕跌倒而不學走路,那麼陪伴自己一生的會是一根拐杖或是一台輪椅。因此,如果在攀爬中因為害怕再次跌倒而放棄,恐怕貧窮會像拐杖一樣伴隨自己一生。

相信不會有人願意讓自己變成一個無法行走的人。許多人其實都很聰明,也很有能力,人脈關係處理的也不比別人差,而且他們也有創業的天分和潛力,可是他們最後為什麼還是失敗了呢?因為他們恐懼失敗,所以隻能伴途而廢。如此,他們隻能帶著“畏懼心理”過貧窮的生活,沒有財富和地位,陪伴他們的是恐慌和貧窮。即使在以後的生活中突然燃起鬥誌,想再放手一搏,一旦失敗他們前行的腳步就會停滯,隻能看著別人登上財富的頂峰,而自己卻隻能在山下無奈的歎息。

事實上,創業者在攀爬財富的高山時,摔倒是在所難免的。成功和財富並沒有想象那麼容易,但隻要有摔倒了再爬起來繼續攀登的“牛勁兒”,就能走向成功。如果隻做和容易的中,隻會讓自己持續失敗。“中國最著名的失敗者”史玉柱就是一個踩著失敗走向成功的典範。

1962年,史玉柱出生於安徽懷元。1989年,拿到礬士學位的他選擇了下海創業,於是東拚西湊了4000元錢,隻身一人去了深圳。史玉柱剛到深圳時,拿著自己耗費九個月心血研製的M-6401桌麵排版印刷係統軟件,直接給《計算機世界》打電話刊登一則價值8400元的廣告,當時的他,身上哪有那麼多錢,總共才4000元。然而他就是憑著自己超乎尋常敢闖的“牛勁兒”和別人談好先發告訴後付錢,而這種膽識卻不是一般人能有的。然而,創業開頭難,總要經曆一翻波折,而史玉柱的人生卻是更為陡峭的“V”字形。

廣告刊登以後,《計算機世界》要求史玉柱在15天之內付清廣告費,可直到過去了12天,他一單生意也沒有接到。就在這個關鍵時刻,事情出現了轉機。第14天時,他接到了一單生意,兩個月後,年紀輕輕的史玉柱就成了身價百萬的富翁。

1991年,史玉柱成立了藝術人高科技集團。1992年,巨人公司的利潤達到了3500萬元。1993年,巨人公司推出了多種新型高科技產品,當年的銷售額達到了3.6億元。由於史玉柱的努力,他的人生正朝著一個成功的坡度逐漸上升,可謂事業輝煌。

可是,事事總有不順心,攀登財富的路上總會摔倒。1994年,史玉柱開始著手建設巨人大廈,但是因為種種原因,計劃的方案大幅度改動,巨人大廈由38層高的樓,一躍增到70層,成為當時中國最高的樓,1997年,因計劃的方案改動的關係,巨人大廈沒有在預期的時間內完工。因此,上門要債的人快要把門檻踏破了。因為巨人大廈的建築資金所需基金,史玉柱拿不出多少錢,所以他以集資和買樓的方式才籌到了建樓所需的資金。

巨大的債務一下子把“巨人”壓垮了,再加上媒體的報道,巨人大廈被迫停工,此時史玉柱的巨人公司麵臨著倒閉的危險。史玉柱當時還自嘲地說:“我是中國最窮的失敗者。”盡管史玉柱的人生跌到了最低點,但他並沒有就此放棄。他想信,哪怕“巨人”被壓彎了腰,隻要抓到機會,自己還是會東山再起的。